时间:2017/10/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怒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大峡谷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三江并流地带,形成了独特的地形地貌。高山、深谷、飞瀑、大江,养育和锤炼了怒江大峡谷的各民族儿女,也造就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如果你还没到过怒江,那就从美食开始,来一次身未动心已远的旅途吧……

手抓饭

“手抓饭”是富有傈僳族地方风味特色的小吃。其选料的方法是:以本地特产的香米煮熟后倒在一个洗涤干净的簸箕内,在米饭上放切成小块的黄焖小猪肉、火烧鸡、熟火腿和油煎土豆、凉拌鱼腥草、清煮南瓜及特色佐料,然后盛一碗鲜鸡汤在每一个客人前面。客人在吃“手抓饭”前必须先洗手,然后大家围着簸箕坐在一起,以左手当碗,右手当筷,边吃“手抓饭”边喝杵酒。在“手抓饭”时,主人还会唱着动人的祝酒歌,向来宾一一敬“同心酒”,直到客人酒饱饭足才结束。

老窝火腿

老窝火腿已有多年腌制历史,明朝万历年间就已成为大理国贡腿,产于云南怒江大峡谷泸水县老窝镇,其形状多为“琵琶形”或“柳叶形”。淳朴的老窝百姓将当地特有的老窝土猪以放养为主,用玉米、绿菜、野菜辅以少量喂养,养殖时间在两年以上,待其肥育后在每年十冬腊月春节来临前屠宰“过年猪”,“过年猪”的猪后腿用白族民间流传的传统制作工艺精心制作而成。

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贡山县独龙族、怒族的古老食品。古就古在石板当锅,摊入面浆烙制而成。成品香甜适口,风味独具,营养丰富,这种石板是在贡山县丙中洛乡青拉筒附近出的一种石板,火烧不坏,水浇不裂。把它当作锅,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烙粑粑吃,不用放油,粑粑也不会粘在石锅上,烙出来的粑粑特别泡,味道也特别香。

琵琶肉

琵琶肉为丙中洛和迪麻洛一种用传统腌制方法制作而成的肉品。具体方法是猪屠宰后将其内脏和骨头取出,保留完整躯体。待其稍凉后,撒入花椒面、草果面、食盐等佐料及白酒,轻轻搓揉后,将其开口缝合,在缝线部涂敷上水或香油调好的灶灰,并用木塞或玉米芯把猪鼻塞严,以防虫蛀。然后用石板或木板压上晾干,干后形似琵琶,故名“琵琶肉”。琵琶肉的制作历史悠久,保存时间长,若不切开,三、四年不变味。琵琶肉肉色透明,色鲜味香,风味独特,是等待客及家用的上等佳肴。

包谷稀饭

包谷稀饭是怒族的主饭食之一,它是经过特殊加工而制成的。首先把晒干的包谷籽放到木碓和石碓里,加少量水舂去皮,再舂成砂砂,用来煮稀饭。煮时,需在铁锅或土锅内一次放足水,用柴禾煮到2小时左右,待煮熟后再放上蔬菜之类,备些豆豉或辣子,吃起来味美香甜,开胃又解渴。若有条件者放入猪脚、排骨或腊肉之类,味道更好。

漆油鸡

漆油炖鸡是僳僳族、怒族传统食用的高级滋补食品之一。逢妇女作月子或男女劳累过度或跌倒内伤时滋补身体,益气补血,舒筋壮骨的食品,也是一种治伤治病的特效药物之一,漆油能导致部分人过敏,但也无大碍,倒是活血化瘀的要用价值更显得突出。逢年过节或远方的朋友到来,傈僳人都会做上这道菜来庆贺佳节、招待贵宾。漆油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调料,有种独特的味道,好的漆油颜色发深棕色,一般的是土黄色。

烤乳猪

烤乳猪是一道当地土著民族的传统美食。其制作过程是:选用二至三月体重在15斤至30斤的乳猪,杀死后褪去内脏肚杂之后涂上香油,整个架在栗炭火上面慢烤,边烤边撒盐巴、辣椒面、草果面、花椒面等佐料,直至烤熟。烤熟后便切块蘸酱醋吃,肉皮焦黄,肉块香脆,十分可口。家有贵客时,才以烤乳猪相招待。现在只要游客喜欢,在特色餐饮馆中就可以品尝到。

酸笋

酸竹菜是山里生长的一种青嫩的竹笋,夏初挖出,削皮切成片状晾晒成干菜(独龙语称“美皓”),食前以热水浸泡,常用来炒肉食和做汤料,味鲜美爽口。制成的酸笋是将鲜笋剁碎,舂打至绵软,密封在竹筒里,用芭蕉叶封口,放在有细小泉溪处淋滴,数天后发酵变酸,取出晾干做酸竹汤,去暑解渴,是夏季适宜的汤食。

吓啦

怒语,即肉酒之意。一般用鸡肉和上好烧酒作原料。做吓拉时,先将肉剁成小块,然后放在锅里用漆油或酥油煎炒,炒至脆黄时,稍退火再倒入烧酒,盖上锅盖焖片刻。经过这种特殊烹调方法加工出来的肉酒,味道鲜美,香气扑鼻,甜中带辣,特别可口,是滋补身体,强壮筋骨和治疗风湿病、妇科病的营养上品和良药,也是怒族待客的上好食品。

怒江鱼

怒江的江鱼属鮡鱼类,最大的特点就是无鳞、皮厚、肉紧、味鲜。怒江鱼品种很多,最为有名的是大头鱼、墨瓜鱼、蛇鱼、石扁鱼等。江鱼的价格一般在六十元一斤,贵的时候要百十块。这些土著鱼,能在湍急的江河中生长和繁衍后代,具有肉质细嫩、丰腴味美的特点,堪称佳肴上品。

杵酒

傈僳族酒文化内涵丰富,最有名的当要数“同心酒”,同心酒是傈僳族酒文化的代表。他们对酒有着非常独特的感情,酒是他们表达欢乐和友谊的象征。傈僳族传统喝的酒称为“嫩汁”,汉语叫“杵酒”,是一种度数仅有十多度的黄酒。用高粱、小米、包谷和鸡脚稗煮后将酒药放入罐中十多天后即可饮。

真正的傈僳族宴,无论男女,有不喝酒者不得近桌的习惯,如是嘉宾,则有傈僳少女设下的层层酒关,没有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气魄,是吃不到真正的手抓饭的。

侠辣、巩辣

侠辣,怒语,也就是肉酒。用鸡肉和烧酒作原料。肉剁块,以漆油或酥油煎炒至脆黄,退火倒入烧酒,盖锅焖片刻即可,甜中带辣,特别可口,有滋补身体,强壮筋骨和治疗风湿病、妇科病之效,怒族待客的上好食品。

巩辣,怒族一种高级滋补品,怒语“巩辣”。做法与肉酒相似。

贡羊肉

贡山是亚洲黄羊的贡山品种。由于贡山山高路陡、立体气候、多雨潮湿,一般品种的山羊很难在贡山发展。再加上贡山水草丰美、气候多变,形成的贡羊肉质细腻、味道甘甜,是羊肉中的上品。

荞砂饭

怒语的食谱中的“阿表”,译成汉语就是荞砂饭。这是生活在福贡等地的怒族人民最喜欢的食物。它不仅适合老人和病人食用,也常被用来招待客人。荞砂米饭不仅松软可口,而且还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对降低血糖,美容也有明显的功效。

猴头菌

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脆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营养丰富,含有多肽及多醣类,以及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据有关资料,猴头菌具有组织修复、增强细胞活力、抗癌、延年益寿、美容健体等功能,用猴头菌与银耳烹制甜食,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经过蒸煮,于夜间睡前食用,对患有气管食道及平滑肌组织疾患者有保健作用,可安眠平喘,增强细胞活力和抵抗力。

信息来源于网络

长按







































北京公立看白癜风医院
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