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每一种食物,都蕴含深厚的文化,饮其食而不知其蕴,则形同嚼蜡,可填胃而不知其道,虽五味可口,却是不尽人意。 傈僳族,一个敢在刀尖上跳舞,火海中沐浴的奔放民族,因“上刀山、下火海”、“江沙埋情人”、“澡塘会”等叫人心惊胆战的民族表演和热情的风俗而被外人所知,除了这些之外,傈僳族的饮食也是独具一格。“同心酒”、“侠辣”等具有民族风俗的饮食,既体现了傈僳族同胞热情好客的美德,又体现了傈僳族奔放不羁的性格。接下来,小编就带领大家领略一番傈僳族独具一格的美食和酒文化。 同心酒 酒在傈僳族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明就里的人看来,傈僳族喝酒就像水泊梁山的猛汉一样,大碗喝酒。其实不然,傈僳族的酒,有多种饮法,较为知名的有:亚哈巴知(傈僳语石月亮酒)、仨尼知(傈僳语三江并流酒)、燃卡知(傈僳语勇士酒)、普花知(傈僳语发财酒)、斯加知(傈僳语思念酒)、日师知(傈僳语长寿酒)。每一种饮法的背后,都隐藏有一个细腻动人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心酒作为被外人所津津乐道的傈僳酒饮法,以其“同心同德”的寓意,被傈僳族深深喜爱。傈僳族的同心酒,可不是随意一个人都可以喝的,傈僳族对朋友十分忠诚,对恋人十分坚贞,也只有忠诚的朋友之间,或坚贞的恋人之间,才喝同心酒。 酒中珍品——杵酒 在傈僳族的酒品中,福贡的杵酒较为出名,也最具特色,杵酒是用高梁、包谷、鸡脚稗等熬出来的,是酒中上品,而用包谷和糯米熬的杵酒,则润滑甘甜爽口,即便是不胜酒力的女人们饮用也只会增添妩媚而已。杵酒的神奇之处在于:一般的酒容易伤胃,而长期饮用鸡脚杵酒则可以治疗胃病。 麻籽茶 与大理白族的三道茶相比,傈僳族的麻籽茶的知名度可能要低一些,但这并不会埋没它的价值,且麻籽茶的神奇之处,绝不在三道茶和普洱茶之下。傈僳族人在制作麻迷茶时,先是将麻籽入锅用微火焙黄,然后捣碎投入沸水中煮6-7分钟,取出沥渣,汤仍入锅,加入大叶茶,加盐或糖煮沸即可饮用。麻籽茶洁白可口,醇香润口,喷香诱人,又具有润燥滑肠的养生作用,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多饮也像饮酒一样能够醉人。 手抓饭 手抓饭和同心酒,是傈僳族待客的最高礼节。手抓饭用大米与包谷糁、或豆米、荞米混合在一起煮(蒸)熟,盛在簸箕上,盖上烤乳猪肉、鸡肉块、腊肉、竹叶菜、菌子、木耳、花生、凉拌、洋芋、洋丝瓜等各种肉和蔬菜。吃饭时,大家围桌而坐,洗手作筷,边吃边聊,其乐融融,如果有贵宾,美丽的傈僳姑娘还会在席间唱起独具特色的傈僳歌曲,敬上一竹筒精心酿制的杵酒。 真正的傈僳族宴,有无论男女,不喝者不得近桌的习惯,如是嘉宾,则有傈僳少女设下的层层酒关,没有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气魄,是吃不到真正的手抓饭的。 窝夺干蒂哩 窝夺干蒂哩(傈僳语烤乳猪),傈僳族的烤乳猪,和他族的烤乳猪有很大的不同,在历史上,傈僳族多以男猎女织为生,火烧而食是傈僳族吃肉的传统方式。傈僳族烤乳猪的特色,在其烤的方法和蘸水,傈僳族喜欢将核桃仁、生姜、花椒、大蒜等倒入竹筒内捣碎,盛入木碗中,加盐作蘸。听着傈僳族的酒歌,一边喝上醇香的杵酒,一边吃上烤乳猪,那将是胃和心的双丰收。 漆油炖鸡 漆油,由漆籽压榨而成,可入药,其营养成份是其他种类的植物油所无法相比的,混合蜂蜜、贝母蒸服,还可以治疗肺结核和气管炎等多种疾病。傈僳族的漆油炖鸡,不但味香而不腻,而且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冬天食用可以暖身,是集美味和养生的佳品。(小提示:漆油炖鸡虽醇香味美,但不可以多食,因漆油性热,多食则烧。 侠辣 最后,小编要给大家介绍傈僳族最营养的美食,那就是侠辣,侠辣常用放养在山林中的生态鸡为原料,先把肉砍剁成小块,在炒锅中放进漆油,加热后倒入肉块。把肉块煎炒得又脆又黄后,改为小火,再把杵酒倒入锅中,盖上锅盖,煨上五六分钟,就可以酒连肉一起吃。傈僳族有“三天下地,全靠侠辣”的说法,说的是妇女生孩子后,三天就能下地干活,靠的就是侠辣,可见其营养价值之丰富。 专注云南更懂你云南驴友联盟群: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