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城市里的集市挺多,以创意和手作之名

福贡集市,我看的稀奇都是他们的日常

本文图片除备注外均由甘蓝拍摄,原片奉上。

1

在福贡待了两天,只为了集市。

福贡县距贡山县大约公里,一定得算准日子,去集市上开开眼。年的一个统计资料显示——福贡境内有县、乡事市贸易(街子)9个,其中县城有农贸市场2个,每月逢5、10、15、20、25、30日为街天。乡镇有7个集市贸易场地,包括马吉、石月亮、鹿马登、架科底、子里甲和阿鲁底。当时可以说是“天天有集市有贸易”,如今时过近十年,网上查到的信息也是不同的乡都有集市,而乡与乡之间,即使是近地儿,也有几十公里的山路……Anyway,于是我给福贡县政府打了电话,接电话的公务人员告诉我们,福贡集市在周六,就在我们下车的地方。

福贡有两座铁桥,桥下怒江奔腾。我们住在离客运站不远的地方,集市也将在个区域发生,有两三公里长。福贡在建设中,即使下雨电线杆子或者在建的工地上也有带着安全帽的工人;线路改造,于是晚上六七点之前大部分住宅和商铺都没有电,走在街上就听得到“嗡嗡嗡”的发电机声响。抵达福贡时差不多两点过,我们安顿好就出门找吃的,明明过了饭店,一家餐馆坐满了人,五六个年过五六旬的外国人,周围十多个(或许是)本地模样的年轻人,路过那一瞬间,一个外国大妈热情拥抱一个皮肤黝黑的本地男子,还凑到他脸上友好地亲了一口,看起来已然是旧相识。后来才知道,这些他们是来自丹麦、挪威的植物学家,本地人是他们的向导,他们在怒江就是为了看看花花草草。怒江独特的生态,总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植物学家。

2

路遇色彩不一样的灵魂

图_柯扬

图_柯扬

图_柯扬

3

福贡傈僳包

刚来福贡时我们就发现了本地超级时尚的傈僳包。县城的人大步流星,五颜六色的傈僳包就在眼前飞驰而过,真是阴雨天的一抹又一抹的明亮。

-色彩鲜艳

-包身多由由毛线织成

-包包下面左右一边一片布块或者是一边一撮毛线须须

老先生这种由两三个色块搭配的款式比较少。

大多是色块、条纹、图案都拼接到一起。

而且本身傈僳族的服饰就听花哨的,搭配起来也挺好看的。

大多也没有拉链,伸手就可以摸到钱,伸手就能把买来的东西放进去。

男女都爱背,斜挎着背,那背带挺长,不像在城市里挎包的包都位于腰间,而是在屁股后面耷拉耷拉,或者就像个长舌头搁在大腿把子侧边。

这种民族包完全就是为甘蓝这种民族风style的妹子量身定做的嘛。在集市头一天我们就在街上找啊找,很少,作为商品出现的傈僳包大部分都是很廉价的布片片拼成的,或者是十分鲜艳完全不知道以后怎么背出去。本地人大概都是自己做。集市当天,就看到铺子有专门帮缝拉链和背带的,有卖东西的姑娘守着地摊儿,娴熟地用毛线织着包。最后我买的傈僳包已经算是改良过的了,而且也是工厂批量生产的,但花色挺好,在城市背的话不会特别花哨。

4

一方水土,一方热闹

周六一大早,集市就热闹起来。因为我拉肚子,九十点的样子我们才开始在集市上晃荡。乡镇集市完全没有城市里的创意市集那么干净装逼,都是顺着街沿铺在地上,蔬菜水果鲜艳地摆出来。有些乱,乱中又自然有序。与人相向而过,得开启”侧身行“模式,时不时还得在菜上面垮一下与对面的赶集人错一下路。

一方水土一方菜,有些东西真的叫不出名字也不知道吃法。比如说,这个我以为是与红糖类似或是什么糕点的东西其实是可以切碎炒来吃,当时还问了叫什么名字,阿姨笑着给我说了两三遍,因为地方语言和对美食不甚了解,过耳就忘记了。

树上的蝉三毛钱一只,有人还价两毛。

肉摊在另外一顺,也都是巨大的一坨坨肉超原始地摆在铺平的纸箱子上,对我而言,要是立马买一坨煮回家吃,肯定是不容易接受的,尤其是肉的附近总是与几条土狗虎视眈眈渐行渐近。

占地四五平方米的竹制品,什么筐子、簸箕、背篼、竹筛之类的。我觉得超级新鲜稀奇的东西,都是他们的日常用品。

当地民族服饰上的一部分装饰。

这个修锅的大爷之前还修了一双鞋子。

卖砍刀的。

卖刀旁边有个染了一头黄头发的”潮“妹儿。

10块钱一双的鞋子。

5

买菜的筐和背上的娃

当地人会背着一个筐子来装买来的东西。

当然如果你看到一个筐子横着背且上面罩着一块布,里面大概睡着一个婴儿。

这边的小孩大部分背在背后,有的用竹背篼,大部分用像小铺盖一样的裹布将小孩裹起来,商店里很容易就看到这种背小孩的裹布,上面同上印着“乖宝宝一生平安”,后来也见过“乖宝宝大富大贵”之类的。若是大人蹲下来,背后孩子并起的双腿就会向上屈起,脑袋瓜子贴着正在拣菜挑东西的母亲或祖母的脸。也有男人酷酷地背着孩子,而且这里的男人大多都有健康黝黑的肌肉。

ATM取钱的段子

中午十分,我们便离开了集市,坐车去六库再去大理。离开之前我们去ATM取钱,周围的乡民都很好奇,也没有个人隐私的意识,脑袋驱动着整个人都会凑过来,认真地围观你取钱。当我离开时,我还听到后面有乡民自言自语,又像是对身边的不认识的谁说:“取了一千块。”

赏一份菜钱~

赞赏

人赞赏









































鍝噷鑳芥不鐤楃櫧鐧滈
涓UM-D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