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走进福贡 福贡地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大峡谷,下辖6乡1镇,57个行政村,个自然村,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7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1.62万人,占总人口的98.89%,有全国唯一的怒族乡——匹河怒族乡,是全州少数民族比例最高的县份之一。全县国土面积.69平方公里,与缅甸接壤的边境线长.2公里,占中缅边境线总长的6%,有20条大小通道、便道。全县呈现山高坡陡的地貌,17.万亩耕地中坡度25度以上的占85%。这里是一个山川壮丽、景色秀美的天然生态公园。福贡所在地是我国重要的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鬼斧神工的石月亮、如诗如画的亚坪自然生态景区、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飞泻奔腾的江河瀑布、变幻莫测的峡谷云海、惊险刺激的峡谷溜索飞渡、保存完好的老县城遗址等,构筑了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居的美好画卷。这里是一个动植物资源富聚的生物多样性宝库。福贡境内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今仍保留着最完整的原始面貌,高达79.47%的森林覆盖率,境内多条河流碧玉环绕,桫椤、秃杉等种野生植物,熊猴、林麝等种珍稀动物遍布其间,鲜花遍地、异草芬芳,优良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资源为福贡赢得了“生态福贡、天然氧吧”的美誉。这里是一个具有丰富民族文化的神奇之地。福贡是傈僳族、怒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祈福圣地,中国傈僳之根。由于迁徙互动及交错居住,呈现出傈僳族、怒族等各民族从相交到相融的原生态图景及动态历程,浓郁的民族歌舞文化,绚丽的民族服饰文化,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共同构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图谱。这里是一个具有民族团结传统的和谐之所。在开发自然、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福贡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年6月,以霜耐冬为首的傈僳民族头人率部起义,赶走了国民党当局,迎接中国共产党的到来,实现了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批批外来的汉族、白族、纳西族等各族干部为支持福贡的建设进入了怒江大峡谷,当地以裴阿欠、霜耐冬、李政才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和支援边疆、奉献边疆的外来干部一道战天斗地,为建设福贡、发展福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的理念深深扎根在当地干部的心中,对福贡民族团结事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历届福贡县委政府认真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福贡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从蒙昧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进程中,形成了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优良传统。来源:微游怒江审核:李冬霞编辑:杨丽李璇高建山投稿邮箱: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