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年福贡县脱贫摘帽,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以党组书记、主任李永杰为组长,四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常委会办公室和涉及的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为成员的调查组,于6月2日至4日,深入5个乡镇8个行政村,对年福贡县脱贫摘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组先后到子里甲乡亚谷村、架科底乡南安建村、上帕镇达普洛村和腊竹底村、马吉乡旺基独村和马吉米村、鹿马登乡亚坪村和腊马洛村,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看档案、走访农户等方式,针对已脱贫出列村,对照20项巩固内容,未脱贫出列村对照7项脱贫出列指标展开调查。 调查发现,各乡镇、村认真对照村出列的7项指标、户脱贫5项指标,开展了大排查、大整改、强化巩固提升、补短板弱项、攻坚冲刺等工作,并对6月底全面清零的目标充满了信心。截止6月2日,全县剩余的户人贫困人口中,户人基本达到脱贫标准,还有91户人未达到脱贫标准。村出列的贫困发生率、交通、电力、广播电视、网络宽带、医疗设施、活动场所7项均已达标,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47%。户脱贫的5项指标中,人均纯收入、基本医疗、饮水安全3项已经达标,住房安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2项未达标,其中住房未达标主要原因为易地搬迁回退户中还未竣工的有78户,竣工率为82.07%。义务教育未达标主要原因是当前还有37名辍失学生中,家长不支持的有27名,学生不愿意就读的有7名,外出务工的有3名,主要分布在子里甲和架科底两个乡。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和局部问题,调查组提出了九项意见建议:一是行业部门要加大对编入各村项目库的项目落地落实力度。结合大排查、大整改工作,县、乡、村要强化沟通对接,认真对照项目库,协调推进项目实施,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项目的落地落实力度,为巩固脱贫成效、提升脱贫成色打牢基础。二是产业发展后续跟踪服务有待加强。近年来,实施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一些部门跟踪问效不力,存在“一发了之”,发展后续服务跟不上,导致产业发展见效慢、见效不明显,甚至造成损失、浪费,如种植花椒、茶叶,养鸡、养牛等项目。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相关行业部门要加大产业后续跟踪服务力度,长短结合,认真分析研究各区域适合发展的产业,突出项目实施的针对性,将长期产业发展与短平快产业发展有效融合,确保群众稳定增收。三是做实做细外出务工的动态管理机制。当前,大多数村对本村的外出务工底数不清,务工地点不清,收入状况不清,务工时长不清,导致贫困户收入核算不精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脱贫成效。各级各门要尽快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实行造册登记、日报制、分类统计的动态管理,做到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随时掌握本村的外出、就近、就地务工人员和收入情况。四是做好监测户、边缘户的防返贫方案。各村不同程度存在监测户、边缘户返贫风险,相关部门结合各村实际制定该类人员的一户一方案,采取应对因病、因灾返贫的有效措施,确保高质量脱贫。五是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程。近年来,绝大多数村庄对环境卫生整治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人畜混居、粪污溢流、垃圾处理难问题依旧突出,如何解决这些难点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加快制定出台对策,为脱贫成效考核争得印象分。六是建立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当前,控辍保学实行了“三线四级”责任制、“七长”负责制和“八个一批”、“N对1”、“四步法”等工作措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反复性的辍失学生,这些措施稍有松懈,反弹性更大,动态性更强,要确保长期控辍保学,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七是基础台账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调查的几个村中,存在各村的基础台账归档各不相同,标准不一,通过年初统一作培训归档,部分村依然不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归类,尤其是户档,目录和封面各有千秋,各有缺漏,表格内容还存在逻辑不合理现象,填表不够规范、不够统一。下一步需要由扶贫办牵头与各村进行进一步完善和统一规范。八是对基层工作指导力度有待加强。村一级的汇报材料及相关数据需要统一格式和上下对接,行业部门要加强跟踪督导,进一步压实责任,进一步细化措施,从而使县、乡、村的数据统一口径,汇报材料格式规范标准,内容上突出亮点,体现福贡特点,讲好福贡脱贫攻坚故事。九是进一步提升群众认可度。各村或多或少都存在认可度较低的现象,主要集中在非卡户和部分较早脱贫户身上。全县上下需要强化对这类人员开展感恩教育,算清享受惠民政策账和公共服务政策账,讲清现行扶贫政策和党的方针、政策。 此次调查,涉及乡镇人大主席和部分县、乡人大代表,县扶贫办、县发改经信局负责人陪同调查,县扶贫办、县发改经信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教体局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县人大办福林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