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民专人”是云南省民族中专毕业生们对自己的称呼,来自同一所母校的他们,拥有着在母校学习的集体回忆,传承着共同的民专精神,以“民专人”的集体称谓,一直在努力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各个领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丨年中师1班毕业留影

1

扎根边疆,我们都是“民专人”

“民专人”心眼实,扎根边疆,通常都是十年起。

年2月7日,大年初三,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举行扩塔(春节)拜年习俗活动的日子。澜沧县街道上由富东、文东、东回、惠民四个乡镇的余名群众组成的拜年团,身着盛装,从澜沧县小学驶向民族团结进步广场。

在广场上,澜沧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应华正等待着拜年团的到来,趁着空当,他还想再修改下讲话稿,这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开展民族工作,都必须认真、仔细、扎实。

年,从省民专毕业后,左应华担任过澜沧县文东佤族乡中学教师,澜沧县上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澜沧县县长等职。至今,左应华在普洱市内的三个民族自治县已经工作了整整28年。

丨左应华在扩塔节上致辞

左应华常和人讲澜沧县老县长李光华的故事,他总是以李光华为榜样,喜欢零距离接触老百姓、面对面解决问题。刚到上允镇工作时,为了了解群众情况,全镇范围内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他都踏遍、看遍、访遍了。

调研中,左应华了解到镇上的一个傣族寨子与一个佤族寨子因存在历史矛盾问题,互不来往,互不团结,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发展。他身先士卒,深入村寨走访党员、村组干部和民族代表人士,找准问题的症结,利用泼水节、新米节、葫芦节等当地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召集各民族代表召开座谈会,交流思想、消除隔阂。

时间久了,村民和民族代表们都深受感动,其中一位民族代表人士赛腊表示:“左书记如此关心重视我们少数民族,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维护好民族团结?”如今,这两个村寨成了好邻里,“两个寨子的头人经常和我说,他俩见不到彼此一久,就会想念对方”。左应华乐于听到这样的消息,这是对他工作的肯定。

年7月,上允镇发生洪涝灾害,左应华带领民政办及村干部,徒步15公里来到曼蚌村下河边哈尼族寨子抗洪抢险,连续两天奋战在一线,洪水退却,他却病倒了。当地群众评价道:“洪涝冲倒的是我们的房子,树起的是党员干部的形象。”

丨民族教育传薪火

年至今,左应华先后在墨江县、孟连县、澜沧县零距离、深入地接触了佤族、哈尼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原因,这三个自治县交通、经济、信息等方面都比较落后,加之境外敌对势力影响渗透,有时会出现一些严重影响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社会问题。

“在边疆民族地区工作,我时常走进农户,走进宗教活动场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各族群众感党恩,心中有党;节日期间,我时常走访村寨,这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左应华曾多次接待过胶农、库区移民等群众的上访,处理并平息过多次群体性事件,化解过几十次社会矛盾。

从年至今,左应华在民族地区工作了28个年头,贡献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但他总说,不是自己的能力有多强,而是组织给了他做事的机会和平台。他想做的,是不辜负各族群众的信任,继续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和左应华同年毕业的罗家福,现任云南省凤庆县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从年毕业到年调任凤庆县住建局局长,他扎根凤庆县乡镇整整18年,把自己熬成了一个“小老头”。

年7月毕业,罗家福被分配到凤庆县凤山镇工作。在乡镇待过的人都知道,乡镇上的干部往往是一人多岗,罗家福除了担任团委书记外,还当过村长、农村社教工作队教师。“倒不痛苦,就是辛苦。当时交通条件都很差,我们随时得入户、上山、走路,12个月有9个月的时间在下乡。”

丨省民专学生参加云南省直机关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汇演

社教工作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办扫盲班,扫盲对象以村内20-30岁的文盲群众为主,以教授常用的汉语、汉字为目标,一般开设在村公所,上课时间为晚上7点到10点多。罗家福一上就是一晚,一上就得半个月。

年4月,罗家福调到诗礼乡工作,一直干到年6月。期间,罗家福历任党委副书记、副乡长、代理乡长、乡长、党委书记。年3月至年6月间,罗家福书记乡长一肩挑,成为党政一把手。“那段时间我既是党委负责人也是行政负责人,压力要大一点。”

在此期间,罗家福还承担了大量小湾水电站的移民工作,“累,非常累,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累到不行,沾着床就能睡,得快点睡,明天还有事在等着他。

成为一把手后,罗家福的心思开始更多地放在生产方面,诗礼乡在土地、交通、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很一般,罗家福最终瞄准了烤烟。他开始仔细地学习烤烟及其相关知识,“先是跟着技术人员学,然后是自学。你到下面去指导生产,不能去瞎指挥,要做得对,就必须先消化掉”。罗家福学得仔细,学得认真,学得扎实,以至于到后来他能给烤烟师傅们上课——新手,他教对方烤烟的基本技法;老手,他教对方烤烟的新技术、新要求、新标准。在罗家福的带领下,诗礼乡发展成凤庆县烤烟产业效益最好的一个乡。

年6月,罗家福调任凤庆县住建局局长。那年,他39岁。他数了数,从20岁到乡镇工作,到39岁离开乡镇,他在基层干了19个年头、18个整年。他能回忆起来的大多是些琐碎的工作,谈不上什么大成就,他说自己只是“在做一些事,做了一些事吧”。

丨张勇明

扎根边疆的“民专人”还有很多。级中师一班毕业生、澜沧县谦迈乡教师戴兴英任教28年,面对提拔为副乡长的机会,她婉拒了,理由是“看着孩子们心情好”。

级乡镇企业管理专业三班的谢敏,担任临沧市儿童福利院院长至今已有13年。她一直致力于根据孤弃儿童的特点,以“家庭收养、家庭寄养、机构照料”的方式开展工作,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幸福归宿。

级乡镇企业管理专业三班毕业生、现任祥云县住建局副局长的张勇明,扎根基层15年。年调任祥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担任副局长后,该局当年的优生服务业务量,医院的总体业务量。

其实,“民专人”扎根边疆的故事也是时间的故事,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民专人”无数个扎实、勤奋、努力的日日夜夜,都体现着“民专人”扎根边疆、回报家园的精神气质。

2

创造美好,我们都是“民专人”

青年画家岳松和设计师姚维峰分别是省民专工艺美术专业级和级的学生,作为师兄弟,他俩因母校获得了参加高考的机会,并在随后的人生道路中找到了梦想。如今,他们正以创造为武器,以美为力量,向更多人讲述着“民专人”眼中的美。

岳松爱上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普洱绝版木刻是在年前后,在此之前,他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