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77537.html 先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丙察察的相关知识。按照目前的主流说法:进藏一共有八条路,其中丙察察是最后一条也是最难走的一条。丙察察这条路的名字由来是由它进藏路上的最重要三个节点地名演绎而来:丙中洛-察瓦龙-察隅,全长公里左右,其中丙中洛属于云南怒江州,察瓦龙、察隅属于西藏林芝。因为很长时间这条路既不属于国道,也不属于省道,县道,相对于那些名声在外的..国道等,一些越野爱好者言简意赅的给它起了这个名字,并在越野圈内口耳相传,以至于现在政府将这条道路命名为滇藏旅游新通道后,大多少数人还是依旧叫它丙察察。 丙察察线路图 到目前为止,丙察察上外地游客还是硬派越野车的天下。虽然每年偶尔有轿车和城市越野车穿越成功,但是作为小概率事件咱们就没必要渲染了。从理论上来说,丙察察处于干热河谷地带,具备全年通车能力,但是一般来说一年中只有5月-11月为实际通车时间,其余时间因为垭口积雪较厚需要改走左贡;或者因为道路施工而被强制断交。 滇藏新通道规划图 丙察察卫星图 从名字上直观来看,丙察察可以分为两段:丙察和察察段,其中公认的是丙察险,察察难。丙中洛到察瓦龙主要沿着怒江东岸溯江而上,大部分为临水临崖段,改建前为单行道,会车相对困难,有时候为了会车倒车让路走个二三十分钟是家常便饭,大流沙,老虎嘴都分布在这条路上,察察的难主要体现在因为地处高海拔迎风坡,气候多变,山口附近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其中要穿越一段原始森林,三座海拔超过米的山口,多到数不清的发卡弯,以及雨后会没膝盖的烂泥巴路。即使再硬派的越野车,再高的底盘,再过硬的技术,走丙察察都会磕几次底盘,运气不好的还会被乱石爆一两次胎。 怒江第一湾 其实丙察察只是进藏路上的一段,从整体上来说,他还是和滇藏线以及川藏线相连的,一般都是从滇藏线上的大理、六库到达丙中洛,察隅之后又在然乌和国道会合。在改建之前,丙察察的穿越一般需要两天时间,1丙中洛-秋那桶-察瓦龙-梦扎村/目若村,2目若-察隅县城。如果赶上堵车或者车况有问题,甚至要将行程分成三天:1丙中洛-察瓦龙,2察瓦龙-目若村,3目若村-察隅。之前的几次穿越丙察察,最短2天,最长5天,不过年因为已经开始滇藏旅游新通道的改建,多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丙中洛 年开始的封闭施工给丙察察带来了质的改变。许多临江路已经把山体炸出来变成了双行道,原来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通过的临江路,现在速度能开到六七十。忽然很怀念之前限速20,然后大家还不超速的时候。改建后的丙察察非常好走,只要体力上不出问题,一天完成穿越问题不大。如果不出了点状况,应该在12小时内就可以完成。 秋那桶 由于修路的原因,丙察察的越野乐趣和自然景观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按照工程进度时间表,年,滇藏旅游新通道将完成第一步的升级改造,到时候轿车也能一路顺畅的沿着怒江去西藏了。而关于走一次丙察察可以就吹一辈子牛逼的传说也将慢慢消散于江湖。 四季桶 老虎嘴 松塔附近的瀑布 标志性的界牌 大流沙(卫星地图上清晰可见) 特有的巨大的仙人掌 察瓦龙著名的四川饭店的墙上 目巴村 齐马拉山上山路(察察段很多道路都是倾斜的) 齐马拉山 著名的齐马拉山弯道(下山后即到达目若村) 目若村 金拉山(出目若村后上山道路非常凶险) 折拉山 折拉山侧影 折拉山山口远眺 折拉山下山路段 卫星地图下的竹瓦根镇(察隅县府所在地) 此攻略相对简单,主要原因是以前大家口中的天险之路已将不复存在,故放一些将来还能见到的图片,供准备穿越的朋友们参考,这条路,哪怕最后变成双车道,其实沿途的风景还是值得走一遭的。 另外,本线头尾有两个地方极力推荐,一个是怒江州府所在地的露天温泉,在怒江边上,攀枝花下,全免费的,每年正月初二会举办几万人参加的澡堂会,那口温泉,当年当地傈僳族人民用东巴文立了一块碑,上书翻译过来的意思叫上帝给药的地方,借此说明这口温泉的过人之处。温泉在出六库往福贡方向5公里左右马路右侧怒江边上。 第二个地方是丙察察穿越完后,即将并入时的来古村,来古村在然乌湖上游,此地三面冰川一面湖,由于生态保护需要,村民种植和养殖都受到限制,旅游开发也还没跟上(目前由上海一家设计公司设计的景观台正在施工中),每年12月下旬至2月下旬,来古村口的冰川断裂带蔚为壮观,远远看去像一片蓝宝石般闪闪发光,绝对为一生中最难得一见的绝景,之所以称之为绝景,是因为来年开春,这些有冰川推下来的冰块会因气温升高逐渐融化,所以,每一次你能看到的这些冰川,都是唯一的,不可能重复的。 特别说明:来古村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村民生活异常艰苦,所以请大家不要逃票,门口收票的一般情况下是村长在收,也才30元,这里面政府将门票的极少一部分会留给村民作补贴;村里唯一的特产是虫草,且不论虫草等级,至少这里你买到的是最实在的真虫草;另外,来古村由于地理和民俗的原因,全村有38位单亲儿童和孤儿,如方便的话,请带点小礼物给这些可怜的孩子们,来古村原来有上海德祐地产援建的公益客栈和小学,现在由于学生全部都到镇里去上学了,所以客栈也对外承包了,印象中好像是每年交给村里5万块的承包款由村干部分摊给村民,承包客栈的是一位善良的藏族姑娘叫卓玛,双腿由于地理气候原因患有严重的风湿;同时村民也开有几家家庭客栈,最具代表性的是卓嘎家(16年听说卓嘎患上重病,现在情况未知,愿佛祖保佑好人得福报,一生平安),卓嘎是为特别特别善良的妇女,由于她懂汉语,所以有很多内地的朋友把公益物资都交给她分发给村民。为避免不必要的骚扰,这里不公布这两位的联系方式了,有需要的请联系小编。 年拍摄的冰川断裂带 年拍摄的冰川断裂带 年拍摄的冰川断裂带 年拍摄的冰川断裂带 年拍摄的六库温泉 来古村的卓嘎(图中) 来古村的民居和孩子 来古村的孩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