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白癜风去哪里治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52651.html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于年8月23日。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普米族、独龙族等2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直过”区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93.96%、62%。建州66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怒江55.7万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这片古老与现代交融、大山与大川辉映的土地上,共同描绘出了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的壮美画卷。

把党的领导作为创新推动的“主心骨”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回信啦!”年4月11日上午,在独龙江乡的卡雀哇广场,独龙族群众身着盛装,手拉手跳起舞蹈,听乡党委书记余金成宣读回信。宣读完后,独龙族学生用独龙语高声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欢声笑语响彻峡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   “时隔5年,两次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少数民族的亲切关怀,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高德荣动情地说。

“一次接见、两次回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怒江各族群众的深切关怀,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怒江各族群众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的殷切希望。在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接见、两次回信”的精神引领下,怒江州委、州政府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创建工作的主题、主线,做出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庄严承诺。州委专题召开州委八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怒江州委关于在脱贫攻坚中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的决定》,并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首创精神”的制度和机制,制定了总体方案,建立了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牵头、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层层落实、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推动和保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怒江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新路子。

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怒江州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贫困发生率位居全国首位,被视为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上甘岭”。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怒江州委、州政府聚焦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立体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能力素质建设、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村提升、兜底保障、守边强基等“十大工程”,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了独具怒江特色的深度贫困脱贫攻坚作战体系。

余名驻村工作队员下沉一线作战,近千名“背包工作队员”吃住在村,珠海、中交、三峡、大唐等对口帮扶、定点帮扶的地区和单位,情倾怒江、心系怒江,为决战脱贫注入强大动力。

75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拔地而起,1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任务即将如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年的65.82%提高到90.63%。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看病就医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单式”即时结报。丰华机场顺利通航、美丽公路全线通车,保泸高速公路、德贡公路、美丽公路南延线加快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和新一轮农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昔日闭塞、落后的社会面貌一去不复返。

万亩草果直接带动4万贫困人口脱贫,核桃、重楼、中蜂、独龙牛等特色种养殖业不断壮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业收入占比达40.8%,“百姓富”与“生态美”实现同频共振。

根据动态监测,怒江贫困人口已从年的26.75万人减少到4.43万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2.49%,脱贫摘帽胜券在握。

“今年这片草果全部采收完后可能有1万5千斤,算下来有10多万元的收入,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贡山县普拉底乡村民李秀花,数年前还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这几年,在产业扶持项目的带动下,她在自家林地里种植了多亩草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团结奋进的“催化剂”

怒江州委、州政府始终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途径,以“九进”活动为主阵地、主渠道,大力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广泛开展“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宣传教育,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观念在怒江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人心。

傍晚时分,同心广场上,各族群众同唱民族歌、共跳民族舞,其乐融融。从机关到乡镇,从城镇到农村,从学校到企业,从扶贫车间到网络空间,怒江州处处呈现着各族群众一起幸福生活的温馨场景。

一批又一批支边干部、扶贫干部、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来到怒江,为支援怒江、守卫怒江、建设怒江不辞劳苦、倾心尽力。他们中有很多人,从此扎根怒江、融入怒江,献完青春献子孙,为怒江的团结进步接续奋斗、锲而不舍。

  农村文艺汇演28年不曾中断,《母亲河》《傈僳人》《独龙江·独龙人》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文化精品登上国内外“大舞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发展观已成为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怒江州广大党员干部、医护工作者主动请战、勇挑重担,各条战线日均0余人参与联防联控,实现了怒江“零确诊”。怒江州多方筹集吨蔬菜驰援湖北咸宁、集中转运名务工人员助力复工复产,彰显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强大凝聚力和“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巨大向心力。

把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作为维护团结的“压舱石”

稳定才能求发展,发展才能促团结。在创建工作中,怒江州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大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十八大以来,怒江州先后修订完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贡山怒族独龙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依法平等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建州以来,从未发生影响民族团结的重大事件或负面舆情。

  大力推行一站式、一窗式、一网办等执法司法便民服务模式,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妥善处理各种不稳定因素。年以来,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件,人民群众涉法涉诉来信来访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起。年度怒江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综合满意率为96.74%,在全省排名第3位。

坚持“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治理、民众为基础”的原则,加快推进“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一线二线社会面相结合、打防管控相结合、专群力量相结合”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党政军警民”亲如一家、同守共建,牢牢构筑起维护边境安全稳定的“铜墙铁壁”。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如今的怒江,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的任务即将完成,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氛围日益浓厚,各族干部群众比进步、促团结、谋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新的时代、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怒江各族儿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三个定位”,持续发扬“怒江缺条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的怒江脱贫攻坚精神和“苦干实干亲自干”的怒江脱贫攻坚作风,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建设好边疆,守护好家乡,奋力谱写怒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新华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