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泸水融媒体记者段国春报道

第七届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经过层层遴选,近日泸水市电影放映员杨明金荣获第七届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喜讯传来,泸水广大干部群众无不为杨明金的奉献精神所感染。近日,本台记者走访了杨明金,和他一起分享了他用21年场电影陪我们度过那些夜晚的心路历程。

免费的放映机维修员

到杨明金家时,他正在帮福贡县电影放映员和云川修理放映机。

现场声放映员杨明金vs福贡县放映员和云川

杨明金:“灰尘太多了,接触不好图像就成黑白的了,早上我帮你拆下来,吹出来多少灰尘,全部都是灰,所以平时你们买一把理发用的吹风机,放电影之前吹吹。”

和云川:“吹了不会影响到别的零件吗?”

杨明金:“你随便吹得了,没有问题,特别是镜头这些地方好好吹。还有风口这里,散热的地方都吹吹,这种机器是最害怕脏了。”

和云川告诉记者,因为怒江州内没有专门维修放映机的店铺,以前机器坏了只能把它交到州影像公司,再由州影像公司把机器寄到远在北京的厂家修理,来来往往要耽误很长时间,有时甚至一两个月才能拿到手。听说杨明金会修放映机后他们就找他帮忙修理,现在杨明金这里已经成了怒江四个县市所有放映员的免费维修点。正在修理的这台放映机已经用了11年,经常会发生故障,这次已经是第四次送到这里修理了。每次修理杨明金都没收他们一分钱。

福贡县放映员和云川:专门就找他修,不用带到外面修了,所以对于我们放映员来说修理这块杨明金在起后什么都方便得多了,进度也快,不用耽搁一个多月时间那种。

杨明金告诉记者,除了会维修各种电影放映机,他还改装了一台放映机。他说,因版权问题,现在使用的数字电影放映机放映的内容必须提前拷贝到储存卡里,而且片子的放映场次也是严格受限的。

杨明金:几场几场地限制起,你多放也放不了。这种限制使一些本地制作展现风土人情的宣传片和民族语译制片无法满足群众的观影需要。为此杨明金找来放映机的说明书,然后把放映机拆开认真研究,装了又拆,拆了又装,反复攻关,最终把机器改造成场次无限制的宝贝,解决了有群众需求看电影而没有片源的尴尬。

21年场风雨放映路

杨明金之所以会维修放映机根本原因还是对电影放映的酷爱。杨明金说,他出生在农村,小时候看电影的机会很少。每当看到村里贴出电影海报,他们就会像过节一样热切地期盼着,看到放映队来到村里他们就会跑过去帮忙搬设备。

杨明金说,小时候看着电影机,看到胶片转起后投映到银幕上,他觉得很好奇,心里想为什么它会有图像,而且这个图像还会动,还会说话。那个时候他就想长大后自己去买一台。

年夏天,19岁的杨明金在乡供销社预付了元后便拉回了总价近元的1台发电机和1台放映机,又在电影发行站以每部5元的片租租来影片。担心放映环节出错被笑话,杨明金在家对着设备捣鼓了整整3天后才在第三天傍晚将设备运到村里的空地上,开始自己此生的第一场电影放映。

杨明金说,小时候有一次因为没钱买票被中途清场,所以从买到放映机那天他就发誓不收观众的一分钱。21年来都是这样做的。

杨明金:有些人请我去放的时候就说给你一点辛苦费,我都是从来没有要,既然公益就要把它公益到底。

杨明金:作为一个热爱电影的人,喜欢电影的人,人家看着我们在那里放的电影,听到他们的笑声,就是给我们最大的精神鼓励了。

为了放免费公益电影,这些年杨明金自费添置了很多设备,还买了一辆专门用来运送放映器材的皮卡车,这让他的公益放映更加方便,只要一接到电话他就发动车子给乡亲们送去喜爱的电影。

虽然没收观众的一分钱,但放映路上收获的满满温暖全沉淀在杨明金心底。他说每次到放映点,淳朴的老乡不仅帮他搬设备,还给他准备了茶水,路远的话有的老乡们还邀请他到家里住宿,请他喝狭啦,这让他很感动。

杨明金:最终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凭着这一点我就说这个电影没有白放。

正是带着这种感动,杨明金21年来的足迹遍布泸水山山岭岭,村村寨寨,为群众送去电影带去欢乐。

杨明金在每次放映前都是问观众想看什么样的电影,然后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但爱国主义题材和科教题材影片永远是他放映的首选。

杨明金:基本上都是放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影片,还有就是科普知识,因为我们放电影是公益性的,我们要让这个电影放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年,有着丰富放映经验的杨明金被纳入放映队伍,成为泸水唯一一个不在编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这激起了他开展公益电影放映的更大热情。

邬莹昭:杨明金同志在21年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没有被我们聘用以前哪里的群众需要看电影,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热心为群众服务,被我们聘用以后他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电影放映工作中,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放映工作,多次被评为全州的优秀电影放映员。

21年,秉承“热爱一个行业就要全心投入”的朴素理念,不断摸索、研究,从设备维护到传输、放映,一步一个脚印,杨明金将自己打磨成行业好手。凭着一人一车,为怒江群众免费放映电影多场,观众人数超过50万人次,为怒江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杨明金这么多年获得各种大大小小的荣誉不少于十多次。年5月,杨明金被评为“榜样泸水”先进典型,同年12月,又被评为“怒江州农村电影放映先进个人”。这些荣誉,让杨明金体会到作为一名公益电影放映员的骄傲,也感受到责任的沉重。这些荣誉,让杨明金体会到作为一名公益电影放映员的骄傲,也感受到沉重的责任。

悲壮的电影情怀

带着对电影的不舍情怀,这么多年杨明金把做生意挣到的钱大部分都用在电影放映器材的收集上。记者看到在他的仓库里各种电影放映器材都放得满满当当。杨明金说这还不是全部,他还有一个展览馆。

去年10月份在市文化部门和爱心人士帮助下,杨明金建立了怒江第一个个人电影展览馆,目前馆内收藏有国内外不同时期、产地、型号的电影放映机80余台,各类电影拷贝50余部和其他大量的放映器材。

杨明金说:每一件藏品都是宝贝,因为电影胶片,特别是老电影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也是一代人的记忆。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从露天到室内,电影记录了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变化。

杨明金:从光影的变幻就可以让大家感受我们祖国一天一天在进步,一天一天在强大。

近年来,随着人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电视机、电脑、智能手机等逐步进入普通农村百姓家庭,加之到外务工人员人数的增加,农村万人空巷的露天电影景象已难再现,农村的电影放映也似乎进入寒冬。杨明金说,不相信农村广场电影短时期内会消亡,因为现在的数字电影片源众多、体现画面壮观、声音震撼,是电视机、电脑、智能手机等根本比不上,因此他一直想尽办法留住观众。

杨明金:我说给他们,现在我们放电影是为了让你们学技术,学国家的法律法规,说白了一句话就是我们现在放电影是为了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

坚持归坚持,但观众越来越少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对于一个酷爱电影,愿意为电影奉献一切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残酷的摧残。虽然有些沮丧,但杨明金说亲自经历了电影的兴盛、衰亡,今生无悔。

杨明金:

不管以后电影走向什么结局,对于我个人而言,哪怕只要有一个观众,我都要放下去,放到我扛不动机器为止。

编辑:杨苓

责编:吴健平

监审:刘磊

总监审:刘靖国

投稿邮箱:xcbls

.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