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张彪:一路向南,巧借力张彪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级硕士生

编者按:

在美丽的云南省,存在着历史形态保存完好的古老村寨,其中蕴含的丰富的调研资源吸引着我们的优秀调研员张彪只身前往。面对高山险滩,他知难而进。三个月的调研时间里,他挖掘出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与此同时,也与当地的傈僳族同胞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我们将通过本文感受他在云南怒江少数民族聚居地精彩的调研经历。

1

一、备好行囊,一路向南

暑假前的村调培训之后,张彪正式开启了他的村庄调查计划,经过了大量的资料查阅,他将此次村庄调研的点定在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与百村调查不同,调研点需要到了云南具体考察之后才能确定。早就听说云南是旅游胜地,张彪期待着自己能在顺利完成调研任务之后,还能有多余的时间逛逛美丽的云南。然而身为汉族人的他首次只身前往少数民族村寨,心中不免有一些顾虑:语言障碍、饮食差异、毒蛇异虫等等。但忧多无益,往背包里装上几件衣服、一些调研资料、还有驱赶蛇虫的雄黄和花露水,他的调研就此开启。

2二、前期准备——勤查资料,巧借人脉

武昌起,至昆明。7月14日早上,张彪从武昌火车站出发,坐上了前往昆明的火车。经过24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了昆明。在昆明停留的两天时间里,他首先和在云南工作的保超云师兄见了面,随后还去了云南省图书馆寻找与调研相关的资料。

下怒江,到福贡。7月16日,张彪从昆明坐大巴到怒江州福贡县。一路上,车子都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行驶,路的一侧是巍峨的高山,另一侧是奔腾的怒江。张彪想起,师兄曾说过山上常有石头滚落,曾经就有车被冲进了怒江。出于安全的考虑,他在车上都不敢睡着。在福贡县安顿好了之后,他便和同在云南调研的解惠强师兄联系,师兄和他说:“幸好你是七月中旬下村。六月底的时候,云南正处于雨季,很多地方因持续降雨发生了塌方和泥石流。”到达到福贡县城后,张彪大约花了三天时间,跑完了福贡县民政局、档案局、县志办、傈僳族研究协会,其中傈僳族研究协会的副会长普言东老师不仅给了他丰富的文献资料,还为他提供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和信息资源。

3

三、选村秘诀——耐下性子,沉下心

选到合适村寨是成功调研的关键一步。张彪在选村这件事上可没少下功夫。福贡县有上百个少数民族村寨,要想找出最符合调研要求的村寨,首先应该进行仔细的筛选。他在调研初期,对从各个机构搜集来的资料进行系统梳理与筛选,通过将各个层级的资料查阅比对,并结合学院调研的总体要求,他将选村的标准归纳为四点:一是必须为傈僳族聚居村,杂居村不予考虑;二是村庄原始形态需保存较为完整,已经汉化或者商业化严重的村庄不予考虑,尤其是在怒江沿线,海拔较低的村庄不做调研备选范围;三是为了追溯原始社会的形态研究,民国后成村或者建国后成立的村子不予考虑;四是村庄户数在20户以上,在此基础上,思维清晰,善于表达的老人多多益善,一般以8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为优先考虑。结合着四个条件对村庄信息进行层层筛选,他最终确定了六个备选村寨,具体是子里甲乡的子里甲村,鹿马登乡腊马洛行政村的你基自然村和阿塔四朵村,上帕镇的三个行政村下属的四个自然村,分别是腊乌行政村的腊乌组,腊竹底行政村的腊竹底组和腊吐底行政村的俄夺底组、白则吾组。然而在与村庄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照时,发现往往不能兼而得之,于是他就在村庄形态上适当让步,将老年人思维清晰,且能够还原解放前的历史的村庄纳入优先考虑的范围。

从7月18日到7月25日,张彪花了大概八天的时间寻找合适的调研点,共走访了三个乡、六个村。从选村到定村,他说自己的信心指数呈现的是一个“U”型曲线。最开始调研的村寨是在你基自然村。你基村地处深山,环境封闭。受坡地地形的影响,村里的建筑全部都是“千脚落地房”,即由很多高低不同的木桩架起来的房子。到了晚上,可以看到穿着傈僳族的传统服装的女性和家人一起围在火塘边吃饭的情景。如此原始的村寨风貌,实在是不可多得呀!但深入了解之后,发现该村的历史太短,并且受访的老人记忆力不好,这些因素都不利于调研的开展。于是,他立刻前往下一个备选调研点——阿塔四朵村。进村后发现该村也不符合调研的条件,经过短暂停留,他将目光转向上帕镇。张彪带着希望进入上帕镇,却发现该镇的腊乌村和腊竹底村都不是最合适的调研点。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信心指数也在下滑。但在不断寻找调研点过程中,选村经验也进一步丰富,加上得到其他师友指导和当地傈僳族研究协会副会长鼎力支持,他最后将目光聚焦在上帕镇的腊吐底村。

在腊吐底村调研期间,张彪除了调研村寨的历史文化形态、治理方式,还收获了腊吐底村-年村庄基础经济数据等文史资料。通过老人的口述,他花了近十天时间还原了腊吐底村白则吾组九大家族八代人的家谱支系图,这一幅家谱支系图连白则吾组都未曾有过。

4

四、融入当地,研途轶事

在村调的过程中,张彪走过了福贡县的许多地方,虽说一路颠沛辗转,但也看到很多从未见过的风景和轶事。

一是品尝了味道独特的漆油鸡。刚到福贡县,县民政局副局长木丽宏的请他吃了人生中的第一顿漆油鸡。在吃之前,他想到了师兄曾提醒过吃漆油鸡一定要先尝几口,确认对漆油不过敏再继续吃。只尝了一口,漆油的味道就扑鼻而来,这味道像是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的浓度的汽油味道。听说漆油鸡是当地人给产妇进补或者招待客人的好东西,但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吃过漆油鸡的人来说,这种特殊的味道还是令人难以接受。随着调研的深入,他吃漆油鸡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慢慢地也就习惯了这种“傈僳味道”。

二是爬了近乎90°的山路。张彪在去往你基村的途中,经过一段近乎90°的山路,路上全部都是石头,万一没站稳,就会滑到山下的怒江里去喂鱼。在上山路之前,他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很有信心,除了背着访谈资料,他还特意给受访者提了些水果。但到了半途,他实在走不动了。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即便有翻译帮忙背着行李,自己空着手走上去都歇了五次。

三是发现了原来中彩票和上帝有关。刚下村调研的时候,看到村里很多人经常买彩票。他很疑惑为什么彩票中奖的概率那么低,大家还会坚持每天买彩票。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当地人买彩票是为了测试自己对上帝的忠诚的程度,如果没有中奖说明他们没有达到上帝要求的虔诚的程度。这种现象也说明了基督教已经渗入的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四是印证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在白则吾组调研的时候,他正好遇到了民委曾调研过的当事人,在访谈中发现文献资料中对当事人的描写与事实有出入。究其原因,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当事人所做一些小事被调研者无限的放大,才导致了这些已经出版的文献资料与事实情况相背离。

5

五、再见云南,难舍傈僳

距离调研结束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房东邓阿白大哥以为张彪要返校了,回想起带着他下村调研的日子,感叹道,“我们都把你当成家人了,你走之后,我们心里会觉得空落落的。”转眼间,真的到了调研的尾声。

“要想深度调查,就得融入当地,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傈僳族人生活地自由豁达,不为不必要的烦恼所惑。深处其中,张彪渐渐发现自己也能像傈僳族人一样,以平常心看待得失,以淡然心对待名利。“调研过程匆匆忙忙,没来得及和访谈的老人告别,没来得及和悉心照顾我三个月的房东大哥好好道一声感谢,这些成为了我心中的遗憾,”张彪说道,“这段傈僳族调研经历将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一路上的感动与收获我也会铭记于心。”

采访:李洁

责任编辑:龚城

校对:刘娜覃雯

学术部

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诊疗指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