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察察线是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经西藏东南处的察瓦龙至察隅的简易道路,给大家分享从昆明出发至察隅的这段沿途风景。 丙察察线也称“BCC”,是很少有人选择进藏的公路之一,也是进藏路线中最为艰险,风景也最优美原始的路线。 丙察察线里程线路:大理—KM—六库镇—KM—福贡—KM—贡山县—45KM—丙中洛—16KM—秋那桶—87KM—察瓦龙—55KM—伐木场—25KM—目若村—KM—察隅 是从云南怒江大峡谷的丙中洛,沿怒江往西北,经过察瓦龙,抵达西藏林芝地区的察隅县。难度大,刺激、惊险! 丙察察被公认为中国最后的自驾进藏经典越野路线。相比公里的滇藏线,丙察察线缩短了多公里,它是目前内地进藏线中路程最短的一条。 当然路程的最短也预示了丙察察线的艰险程度,这条甚至在地图上都没有标识出来的简易公路,时刻都会制造出各种意向不到的险情。 怒江峡谷的险峻和山路的狭窄足以让每个恐高症患者崩溃,极度简陋粗糙的路面,更是比奔腾的怒江江面还要让人胆战心惊。 本人摄影水平初级,角度光圈。。。。。都属于菜鸟级,加之随行人员也是凭着感觉拍下的,大家就凑合着看看吧。 说实话,眼睛看到的和相机拍下来的真的没法比,相机反映了景色的十分之一都不错了。 我只能说,作为一个我自认为那么粗糙的男人都因一路沿途的美景所感动,所流热泪。 我走过川滇青新藏线,而丙察察千年的自然生态所呈现的,保留的,真的不容易,太美太美太美,所以进藏线最美的。 昆明——福贡(约Km) 昆明当天赶到丙中洛是不实际的,我们计划当天到福贡住一晚,第二天安排多公里的行程到丙中洛,慢慢欣赏怒江大峡谷的景观,而且到了丙中洛是一个重要的驿站景区。 我们一行9人,2辆车组成的小车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从昆明出发,经过安宁接上我们的队员,一路向西。 天还没黑就到了怒江峡谷 昆明到福贡的路这几年修的还算不错,昆明出发到了怒江峡谷几乎是高速路。沿着怒江峡谷是双向省道线,还行。。。 先臭美来一张和儿子的片片吧!我这儿子和藏区有缘,滇藏川藏珠峰都跟着跑过来了 看看这背景就知道怒江汹涌波涛的浪名不虚传 短暂休整时间受限,要不然今晚要吃上怒江的当地的土话“sibazi”鱼了,那可是吵架美味哦。看我同伴也是孩子们的"老干妈"开心的样就知道,没见过那么多的捞网。 伙伴们陆续登场,这两位是好朋友好兄弟老卓兄,两个超级贪玩的小俩口子,走南闯北每年有空就知道玩,航模、摄影、wargame、越野、露营、自驾、TMD只要是玩的我看都喜欢。 开了一天车,走走停停还是挺累的,到达福贡已经是很晚了,睡觉,睡觉,第二天整装待发,继续赶路,今天的路程小意思多公里边走边玩。 新伙伴美女姐妹登场,我的好同学和她妹妹,非常要好的小学同学,性格直爽,比较玩得来的姐妹,我只能喊他声兄弟了 怒江属于傈僳族自治州,这里少数民族其实挺多的,主要是僳傈族,占52%吧,其余还有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白族、彝族、纳西族等。这就是我们云南一大特殊吧,来一张偶遇的妹子。 新同伴登场,蓉蓉姐姐和小芳芳,一对很有爱很能干的美美母女俩!突然才发现,怎么手上包着像个粽子似的是咋会?好像是出行前就受伤了。记不得了~! 一路的景点挺多的,我也就不一一介绍了,本人没任何写作水平,也只能是看图说话了,沿途景点介绍找百老师补补了。 怒江第一湾!说到这里又想起当时在网上查资料,笑屎了,谈到怒江谈到丙中洛,这里是必拍必停的地方,不拍个几十百吧张这个大弯弯,感觉对不起观众也对不起自己。我们的口号是非把它拍直了不可。 穿行在怒江峡谷中,两岸是庞大高耸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山系,丙中洛位于怒江大峡谷的北端,是大香格里拉和三江并流的重要景区,海拔的嘎娃嘎普雪山是丙中洛的最高峰,终年积雪,捧当乡附近的江面海拔只有米,是丙中洛的最低海拔,而最著名同时也是最上镜的丙中洛坝子海拔米,是怒江峡谷深处难得一见的开阔台地,四面环山,整个坝子被念瓦洛河和格马洛河分割成三大块,平坝周围的石崖多为羊脂玉岩,南为贡当神山,北为石门关,南北遥相呼应,怒江从秋那桶深谷进入丙中洛,从丙中洛南边一直到大拉,形成弯弯曲曲几道弯,最大的一道弯在坎桶被称为“怒江第一湾” 马上就要到丙中洛了,这标志性的地方总得合影一下吧。这就是我们的始发伙伴。继续赶路, 得介绍一下了,这里是很有名的丙中洛乡的德拉姆瑪璜的客栈,听说主人德拉姆瑪璜原来是”昆明人“,年轻的时候酷爱自驾户外,对藏区情有独钟,常年奔走在进藏的路上,现在有几个老婆几个女儿。。。。。。 哎,记不得了,大概就这意思,反正老婆多子女多的那种。他的故事很传奇,到了丙中洛记得找他聊聊。 这是她几个女儿的相片,挺美的,谈起他的女儿,瑪璜叔可是来了精神。 应德拉姆瑪璜的介绍,小游附近景点 从大山肚子里冒出来的大水,听说山肚子里有一条很大很大的暗河,这段时间下雨,山水不是很清澈,不过已经够了,至少清凉甜。 身为云南人也是遗憾第一次来丙中洛,在百度上和老司机的指点,带着大家爬山涉水去寻找传说中的美景 观千里怒江第一湾,怒族石板房,巩当神山,石门雄关,少数民族家访 天主教堂,“桃花岛”丙中洛风光 翻越了一座很高的大山,爬到山顶看到的竟然是这番景象,真是。。。。。。找不到语言表达,能进去农家做做吃顿饭多好。 考虑到时间,下山吧,迷路了,顺势而下找到公里,所幸找到公路,半路搭上了一辆去往丙中洛的大金杯面包车。 司机热情不说搭车还免费,激动感动!看看笑成这样就知道,之前迷路有多绝望和郁闷了。 第二天早早起床和德拉姆瑪璜道别留影,热情好客的主人反复交待我们丙察察的整个线路情况和注意事项,并留下了他的电话和每一站联络人的电话,嘱咐我们随时保持联系,遇到危及求助的时候打电话给他的朋友,,,, 出门就拾到一辆吉姆尼,哈哈”罗非鱼“大哥,千里迢迢从广东来,带着儿子来探险丙察察,看到我们热情主动的邀约结伴同行。闲聊才知道,”罗非鱼“在这等了两天了,就等云A的车辆一起同行,说是跟着云南车踏实醉了!难道传说中的,取经路上久等的师兄吗? 三车同行出发: 云南进藏的边境卡哨,检查可是很严格的车上全部检查身份证,下车检查行李,在云南的兵哥哥可都是荷枪实弹,谁叫我们是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呢。 秋那桶美景称得上是整个大峡谷中的典范杰作。如果说下次我在重返这里的时候,定要在客栈住一晚。 窄窄的铁桥只能够越野车勉强通行过去, 开始踏上山间小道的乱石路,乡道也称不上,也难怪在地图上直接找不到这条所谓的丙察察线,听说解放前后这是一条秘密的进藏战备线 几十公里路,马不停蹄也是几个小时的消耗,界碑总要留个影吧,看看我们的新伙伴罗非鱼,看着那开心样就知道,丙察察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进藏体验。 想必走过丙察察的E族兄弟们看到这里都比较熟悉吧,这山这路这水,刻骨铭心,年底政府新修的丙察察路一旦完工,这些照片将成为历史,下一次可能就是宽宽的柏油路,也不会有这样的险峻悬崖峭壁了。 这就是终年水泡着的公路,不进去就没路了。这也是丙察察的经典所在,全国爱越野的男人没有不想来的。 道路狭窄,大量的货车开始修路,找到一个宽点的地方避让,差点把自己给弄到江里了,车身倾斜严重。 随时有侧翻的危险 旁边就是多米的悬崖陡壁, 倒腾了半个多小时,看似有戏了。 这里就是有名的大流沙,传说是梅里雪山的心脏在流血,这里有个比较奇特的景象,每时每刻都有梅里雪山后山顶的石头滑落,注意是时刻都在流, 借用张最宽路面的会车照片看看就知道了,会车能找到的宽处也就这样。 由于每星期都有一两次山体滑坡和碎石掉落,道路一度在中断,边清理边走吧 整体来说车子还能前行 旁边是万丈深渊,关键是路面倾斜,车身也在倾斜,车的时速基本控制在二三十公里左右,轮胎不断的打滑, 一早从丙中洛出来经过秋那桶,到达察瓦龙大约公里的崎岖山路,大约花了五六个小时吧, 由于道路比预期的还糟糕,加之时间原因也不做停留继续赶路,还好这边没下雨 准备进入原始森林 看到这场景真是捏把汗,那么大的挖机掉河里了,老司机也是真不小心,看似在水里泡了很久了 穿越过山脉景色发生巨变 丙察察进藏的最后一条天险,它那神秘、古远、原始的面纱慢慢裸露在大家的面前。 景色实在太美,都不知道该放上哪张照片了。 修路的当地老乡,由于路上车辆少,他们看到有车经过都会亲切的和你打招呼 从察瓦龙出来大约60公里左右就能到达”伐木场",伐木场路线:泥路海拔米(这里给大家补下海拔情况吧,丙中洛乡米、秋那桶村米、察瓦龙乡米、伐木场米) 本来打算赶到伐木场的,可是考虑到,天色变了时间已晚,继续赶路到伐木场可能天黑了,加上这地方是行驶一整天唯一看到的绿地,四面环山,水源植被都适合就地宿营 每个同伴都没闲着,出行时分工明确,这时候就能体现团队的力量了,大人小孩全部动起来,优先公共装备营地的建设,在忙自己的小窝。团队就是应该这样速度惊人,不到25分钟时间,从下车扎帐篷,洗菜淘米,已经生火做饭了 能在这样的原始森林的大氧吧里,美美睡一觉那真是想想都幸福 早晨起来,洗涑收拾行装,又是半小时不到做吃了早点,出发,出发,大家好像都很激动,因为昨晚下暴雨了,空气特别的好。 一个多小时达到传说中的伐木场,这里是所有穿越者必经而且需要休整的好地方。k 看到没这是啥可以吃的肉长凳,就在床边上 最闹心的恐怕就是这一餐了,由于交通不便,能吃的很少,简单上几个菜 这道菜学问很大,肉已经丑了一次还来了两盘。放进嘴里味道好浓,小朋友们这辈子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了。不过挺好的,没这道菜记忆咋会那么深刻呢。 午饭过后继续前进 穿越了峡谷地貌似乎路面相对开阔平坦许多 下了山又上山有下山,不知走了多久,眼前映入这番景象 这里的海拔米。大气压,室外的温度8℃ 对讲机内同伴呼救车子行驶中出现严重问题,档位失灵,。。。 省略。。。。。。由于大家忙于检查和修车,加之队友出现严重高反,气氛紧张,没有照相。。。最终找到问题“离合器助力泵缓冲器密封圈损坏漏油”,罗非鱼捐献了他苹果手机的硅胶套,裁剪了一个接近的换上,加入助力泵加入柴油替代助力油,耗时一个多小时,问题解决。 这里要感谢村民对高反人员提供的歇息帮助 手机随拍一张绽开的野花庆祝一下喜悦的心情吧, 这个地方一时说不上来叫啥垭口,来了总是要留影的,我们勤劳的女同伴也该下车透透气了。她是负责我们每天日常生活和照顾孩子们的,一个勤劳善良智慧的宝妈。幸苦了 接下来的路应该还有30多公里就到察隅县城了吧,同伴的车子在快到达山脚,进入村庄下坡的时候刹车突然失灵,冒着小雨又是捣腾检查维修半个多小时脱困,距离察隅的平安大酒店已经不远了,导航显示平坦的22公里乡道线直达平安。一整天的疲惫颠簸和突发事先实在太多,大家都疲惫没机会拍照分享给大家。 插播:德拉姆瑪璜大哥的在丙察察线上遇到任何困难和救助,你都可以联系他,他告诉我,他的灵魂在那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每一位朋友。 这里托丙中洛德拉姆瑪璜大哥的福,友情提供一下, 察隅平安大酒店的-543858749 察隅的景点:目若村、日东村、知美村 紧急求助 察隅交警:- 医院:- 察隅平安大酒店: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