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最近,福贡县鹿马登乡巴甲朵村的一位驻村工作(实战)队员不小心摔了一跤,居然掉出了这么多东西!

快去看看吧!

摔倒后,这位驻村队员身上甩出的东西,堆满了一地...

这些是什么?小伙伴们是不是也很好奇?那就让巴甲朵村驻村工作(实战)队根据箭头所示来一一介绍吧~

巴甲朵村是云南怒江大峡谷深处的小山村,山高坡陡,生态脆弱,可耕种的平地极少,全村户人。由于巴甲朵村年已脱贫出列,驻村工作队决定积极争取各种资源,从群众多渠道增收、激发内生动力、改善生活习惯、弱势群体帮扶等方面来巩固脱贫成果。

箭头一是火龙果。实验证明热带火龙果能在巴甲朵村结果。驻村工作队预定的株火龙果苗即将种植于村民房顶,每户一株。火龙果作为驻村工作队推广的庭院经济作物之一,美化环境且不占地方,还能节省水果购买开支,节约支出也是种增收。

箭头二是南瓜。高产耐储存的南瓜是驻村工作队推广的庭院经济作物之一,能有效缓解牲畜饲料不足的问题。驻村工作队承诺按市价回收南瓜籽,更激发了村民种植南瓜的积极性。

箭头三是缓解风湿病痛的红花油。巴甲朵村日照不多,老人易患风湿病,为此驻村工作队购买或募捐瓶红花油发给老人使用。

箭头四是芭蕉芋。高产耐储存的芭蕉芋很适合做饲料,煮熟后可喂牲畜。经驻村工作队宣传发动后,巴甲朵村种植芭蕉芋的面积明显增加。

箭头五是示范种植的莲藕。这是驻村工作队推广的庭院经济作物之一。虽然租种莲藕的田地漏水致使产出不理想,但让村民看到了种植莲藕也是个短平快的收入来源。

箭头六是泡大蒜和桑葚醋。新农村不仅仅是钢筋水泥,还应该多些坛坛罐罐才有生活味道。为此工作队开展“生活味道”培训班三期,教村民取用当地的野生桑葚、五味子、木瓜、野生蓝莓制做泡酒、果酱和果醋。

箭头七是发放给农村孩子的新棉鞋。巴甲朵村入冬比较冷,为让孩子们过个温暖的冬天,工作队发放了价值12万元的全新棉衣棉鞋。

箭头八是看望高龄老人用的菜油。一年来,驻村工作队以发放菜油、月饼等食品的方式看望85位老人,还募捐14万元为老人和其他村民解决无钱看病等困难。

箭头九是高产甜红薯。巴甲朵村群众大面积种植的白薯产量低口感差。驻村工作队购买3万株新品种红薯苗发给25位村民种植并取得成功。新品种红薯产量高、个大、口感好,明年将大面积推广种植。

箭头十、十一、十二是卫生抽纸、杀菌香皂和洗漱杯。

为培养巴甲朵村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驻村工作队募集或购买2万元卫生用品,按季度发放。

箭头十三是示范养殖的稻香鱼。是驻村工作队推广的庭院经济项目之一。虽然只在一块水田示范养殖,但尝过稻香鱼的鲜美后,很多村民表示明年也要养稻香鱼。

箭头十四是工作材料。驻村扶贫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学习和制定的材料很多,有党建和扶贫文件、民情日记、各种表格等,另外驻村工作队也帮村委会制定了“感恩”教育、集体经济等很多规划。

箭头十五是推广种植的芭蕉。为了美化环境同时增加村民收入,驻村工作队弄来株芭蕉苗让村民种植于公路沿线和房屋附近。芭蕉树虫害少生长快,是做行道树的首选。它管理简单能四季开花,芭蕉花能做蜜蜂的持续蜜源,芭蕉挂果量大,采摘后植株还能做饲料。不久的将来,巴甲朵村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芭蕉多”村。

箭头十六是洋丝瓜。这是驻村工作队为解决牲畜饲料不足而引导村民种植的作物之一。它结果量大,果实、嫩茎叶、块茎均可做菜,庞大茎蔓和果实可做饲料,果实摘下可保存两个多月。

箭头十七是驻村工作队的哑铃。队长弄来的健身器能让大家适当锻炼,保持好的工作转态。工作队还开辟菜园解决买菜不便问题,为队员报销汽油费,队员何翔龙受重伤后,队长募捐65万元解决他治疗及后续康复费用。工作是人干出来的,关心好队员才能干好脱贫攻坚工作。

箭头十八是新棉被。为了更好地关心爱护老人和学生等弱势群体,驻村工作队购买或募捐张新棉被给高龄老人和学生。

箭头十九是本图萌点—法斗。这只长得像小猪的法国斗牛犬,名叫“欢欢”。在驻村队员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时,它呆萌的样子能让大家舒缓心情。它和队员一起驻村,一起成长。

最近流行各种炫富摔,让人眼花缭乱,但巴甲朵村驻村扶贫(实战)队员的这一摔,却摔出了云南省怒江州基层扶贫干部的重任在肩。怒江州脱贫攻坚的推进,离不开他们的负重前行,他们兢兢业业坚守在最基层,不但有披荆斩棘的实战精神,更保持了一颗有趣的灵魂。

本文作者张晓东系共青团怒江州委副书记,年至今一直从事贫困青少年关爱和引导工作,年11月任巴甲朵村驻村工作(实战)队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