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6/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因为疫情的原因,一年多没有乘坐航班。元旦时终于下决心出去玩,结果发现飞机上还是有不少乘客,大部分像是游客。看来命还是第一重要,玩次之。

飞过昆明之后,俯瞰地貌,澜沧江、怒江、龙江自东向西平行流过。一小时之内看到“三江并流”,很有趣。怒江西侧,横亘着一座屏障级巨山——高黎贡山。

海拔数千米的巨大山体面阻绝了东北方向的西伯利亚干冷气流,同时拢住来自西南的印度洋暖湿气流,使中国与中南半岛交界的腾冲、瑞丽一带成为四季如春、阳光明媚的世外桃源。

小时候地理学的不是很好,费了半天劲才闹明白公转自转、黄赤交角、星云星系、国际日期变更线……实在是抽象的厉害。至于山川形胜、河流走向,也仅停留在背诵的层面上。

后来真的去到地理教材上提到的那些地方,触摸到了沙漠的沙子、踏进了河流、在岛屿上观看清晰无比的星空图,才对看似枯燥的地理知识有了几分感性认识。

几十万年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政治、军事乃至文化、艺术莫不与地理相关,甚至是由地理决定的——所谓“地理环境决定论”,以至于第一次听说某王朝并不是亡于农民起义或外族入侵,而是被什么“小冰期”干掉的,感觉相当玄幻。

在腾冲驼峰机场取了租车,导航目的地定在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老姆登村。多公里的路程,溯江而上,沿怒江大峡谷两岸行驶,东侧是碧罗雪山,西侧是高黎贡山,脚下的怒江经缅甸、汇入安达曼海。

路途多是国道和省道,竟然从正午开到入夜。第二天下山时看到来时的路,着实吓了一跳,一脚油门踩错后果不堪设想。其实旅行途中见到各种事故,小到车倒进路边沟渠里,大到车辆报废,前一秒可能还开开心心,下一秒就万劫不复。

现在的自驾游,有一点像是古代的游侠。侠客,一人、一剑、一马,白昼仗剑杀人、夜投荒村古庙;自驾游一人、一车、一手机,也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在老姆登村投宿,说是民宿,其实不过是老乡家里简单装修了一下。早上会被鸡鸣声吵醒、被炊烟熏醒,不过对面就是皇冠山,风景绝佳。跟民宿老板聊天,他问我是不是要演峡谷继续往北进藏,还说再往北轿车就不好走了、得底盘高一些的越野车才行。

老姆登村是坐落在碧罗雪山上的怒族村庄,近些年因为能远眺正对面高黎贡山上一座形似皇冠的山峰,成为新兴的网红目的地,然而山路狭窄,还是较难到达。

怒江峡谷中散居着傈僳族、独龙族、汉族、藏族、白族、怒族等等不同的民族,其中多数信仰基督,源自上世纪初英、法等国传教士在此地的传教。

老姆登村的教堂据说是最早建成的一座,中间几经损毁,现在这座是80年代重建的。去参观时是清晨,可以看到教堂里面还摆着圣诞树,门口用中、英、傈僳文写着“奉献口”,上面有一段圣经中的摘句。

法国传教士二十世纪初曾在怒江峡谷地区帮助傈僳族人创造了傈僳文字,并以此翻译了福音书、创作了唱诗,在短时间内使峡谷中原本信仰原始宗教、藏传佛教的各族居民皈依了基督教,其实是宗教信仰演变的活样本。

从老姆登村出发,沿山路上行几公里,即可抵达知子罗,此地早年是怒江州州府、碧江县县城所在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因地质专家分析说会发生地质灾害,整体被废弃。几十年过去,传说中的地质灾害并没有发生,部分居民又搬回这座山上的小城。然而建筑物都停留在了上世纪,八角楼是当时的图书馆,还有邮电局、百货大楼、教师宿舍……

从碧罗雪山上下来,原路返回腾冲。

参观热海地热景区、北海湿地景区。腾冲城附近的景区与云南更边远、偏僻地区未经开发的、或刚刚开发的景区相比,并不算壮观、奇妙,而上天赐予此处最大的资源,就是阳光和气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