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请问盖百霖的副作用有哪些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8628.html

一、背景与依据

年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云南考察,对云南提出“三个定位”的重要指示。这“三个定位”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随后,中共云南省委出台《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决定》。《决定》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云南“三个定位”,尤其是对“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决定》指出:“深化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及滇泰、滇老、滇越、滇缅、滇印合作,积极参与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澜沧江—湄公河对话机制。……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智库等对外服务平台,打造区域性国际人才培训基地、医疗服务基地、科技研发基地和文化交流中心。”

为贯彻落实省委的《决定》,州委出台了《中共怒江州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和会见我州干部群众代表重要讲话精神的总体要求》的文件,并对“三个定位”作出了战略部署。目前,正在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建活动。对“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州委在文件中指出:“全力打造对缅印辐射重要基地。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幅提升与相邻州市、缅北、印度的综合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力,加快对缅北的开放步伐,使怒江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前沿门户,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路口岸(通道)。积极开展与缅甸、泰国、印度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跨境民族的交流合作,巩固拓展民族传统友谊,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条件与机遇

条件:傈僳族是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国内人口约78万,怒江州约30万,海外人口近70万。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

公元1~3世纪,傈僳族的先民分布在邛都、台登、定笮、键为、越嶲等今四川雅砻江和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后来逐渐由东向西迁徙。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唐樊绰《蛮书》称“栗粟两姓蛮”,是史书上第一次出现的傈僳族族称。唐代,“栗粟”受勿邓、两林两大部落的统治,尚未形成统一的部落组织,还未进入农业社会,处于“居山林,无室屋,无事产业,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其妇人则掘取草木之根以给日食;岁输官者,唯皮张尔”的狩猎采集原始生活阶段。元、明时期,傈僳族先后受丽江路军民府和丽江土知府木氏的统治。15世纪以后,丽江木土司与西藏统治集团之间,为争夺今滇西北中甸、巨甸、维西、德钦、宁蒗等地的统治权,进行了长期战争。沦为木土司农奴的傈僳族人民,不堪兵丁和劳役之苦,在氏族首领括木必的率领下,于公元~年离开金沙江进入兰坪,其中一部分留住澜沧江两岸,一部分翻越碧罗雪山进入怒江。19世纪以来,傈僳族又进行了几次由东到西的大迁徒:年,维西傈僳族恒乍绷起义被清朝镇压后,起义山民向今贡山、福贡迁徒;年,永北傈僳族起义被镇压后,向怒江中下游的迁徙;年,永北傈僳族丁洪贵、谷老四起义被镇压后的大迁徒。这些起义失败后的大迁徒中,傈僳族继最先迁入怒江的荞氏族之后,又有鼠、虎、猴、熊、雀、蛇、羊、蜂、鸡、鱼、菜、竹、麻、木、犁、霜、火等17个氏族的部分成员,先后进入怒江。随后,部分傈僳族继续向缅甸迁徙。继而从缅甸往印度、泰国等国迁徙。

从傈僳族迁徙历史的角度看,今天,但凡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尤其是孟-印-缅-泰大通道和湄公河次区域的傈僳族,其迁徙的起点在怒江流域的福贡、贡山、泸水以及腾冲、龙陵、盈江,而从怒江迁徙去的占大多数。因此,海外傈僳族的根在怒江。

从傈僳族语言角度看,傈僳族没有支系之分和方言之分,只有土语之别。故,傈僳人曰“天下傈僳是一家”。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傈僳族先民创造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图腾文化、民间文学、歌舞乐、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及绚烂的民族风俗、风情。尤其是全世界傈僳族都使用着被专家称之为“变体罗马字”即傈僳族老文字,使得此种文字成了全世界傈僳族思想情感和民族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纽带,成为州委提出的“积极开展与缅甸、泰国、印度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跨境民族的交流合作,巩固拓展民族传统友谊,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交流合作的基础。

从行政区划角度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维西紧邻怒江州。全国还有22个傈僳族乡,其中,单一为傈僳族乡的12个,分别分布在大理、丽江、保山、德宏、临沧、楚雄和四川凉山、攀枝花等州市,怒江已然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傈僳族的“大本营”。

从人口比例角度看,截至年底,全州总人口55.76万人,其中傈僳族人口29.74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3.34%,约占全中国傈僳族人口的38.12%,约占全世界傈僳族人口的20.09%。因此,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具有打造成“世界傈僳族文化交流中心”的条件。

机遇:宏观层面:省委、州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省提出的“三个定位”的重要指示。政策层面:有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以及沿边开放和发展战略的支撑。历史层面:历史上几次迁徙的线路证明,全世界傈僳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现实层面:在党中央、省委的关怀重视下,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即将摘掉全部贫困县帽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怒江的历史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层面:怒江机场即将通航,保泸高速即将通车,怒江流域公路成为全中国“美丽公路”,“怒江大峡谷—养心天堂”正在形成。民族心理层面:缅甸、泰国、印度以及国内其他地方的傈僳族都有交流交往交融的强烈愿望,都有通过交流交往交融发展自己、塑造自己的愿望。

三、中心与辐射

中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部与横断山脉纵谷地带,东经98°07-99°39、北纬25°33-

28°27之间,国土面积平方千米。北接西藏自治区,东北临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邻丽江市,东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接保山市和临近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而以上这些地区均分布有傈僳族。从文化地理学上看,怒江的东面大理、丽江、楚雄有傈僳族分布;怒江的北面迪庆有傈僳族分布;怒江的南面保山、德宏、临沧甚至泰国、马来西亚有傈僳族分布;怒江的西面缅甸、印度有傈僳族分布,铺开亚洲地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便处于世界傈僳族分布的中心位置。

辐射:尽管怒江州是傈僳族聚居的自治州,但从傈僳族文化的角度分析,必须把临近州市的傈僳族聚居地纳入“怒江—世界傈僳族文化交流中心”的辐射地区,与维西县、腾冲市、龙陵县、盈江、玉龙、剑川、鹤庆、永平等县(市)共同配合打造,形成“一个中心、多个辐射区”的世界傈僳族文化交流格局,将大大提升中国傈僳族文化的影响力。

四、定位与建设

目标定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世界傈僳族文化交流中心”。各县(市)分别定位为:泸水市把“摆拾之乡”和“刮克之乡”整合为“天籁?刮克之乡”;福贡县定位为“同心酒?优叶之乡”;贡山定位为“峡啦之乡”等(详看笔者论文《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背景下集成化打造怒江民族文化IP》,《怒江社科》年第一期)。

项目建设:中央、省、州、县(市)分级规划投资。根据不同定位编制建设规划方案逐年实施。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强有力的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人类生活在一定环境中,依赖生态环境生存和发展,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或生态环境恶劣,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交流就无从谈起。因此,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生态与农业的关系,最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推动怒江“美丽公路”沿线生态建设,积极推动怒江大峡谷“治伤疤、保生态、促脱贫”建设,积极争取“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项目。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加紧建设怒江飞机场并按国际航空港标准(连接缅甸、印度、孟加拉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设。(2)加紧建设以片马-缅甸密支那公路为重点的怒江各通道建设,如亚坪通道、俄嘎通道、丹珠通道、马库通道。(3)提高六腾(六库-腾冲)公路、六芒(六库-芒市)公路、丙察察公路、德贡公路等级,保泸高速公路尽快竣工通车,抓紧六兰二级公路立项和六库至保山“D车”铁路建设立项。

信息基础建设:(1)信息是人流、人才流、物资流的基础,加快5G建设及其他通讯设施。(2)着力建设互联网+。

傈僳族文化建设:(1)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抓实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着力打造民族文化特别是傈僳族专业文艺团队建设。(3)着力开展傈僳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4)着力培养傈僳族文化传承、演艺、研究等人才。

打造城镇视觉识别系统:精心、专业打造怒江州城市乡村建筑、道路、景区、景点民族文化视觉识别系统,全面清理不规范甚至有悖于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的“视觉垃圾”,全面提升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各民族共同体意识。

开展国际傈僳族文化交流:每2-3年举办一次国际傈僳族文化学术研讨、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展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傈僳族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家乡、守护边疆、过上美好生活的幸福景象,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更具“世界傈僳族文化交流中心”。

图片提供:罗金合、熊泰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