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英雄人物,怒江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你知道哪几位? 禾娘(—),纳西族,康普土弁禾氏家媳,故名禾娘。其夫早逝,禾娘承袭土职,统管军民,颇有作为,势力延至怒江、俅江流域。清雍正年间被云贵总督鄂尔泰封康普土千总世职,管辖怒江、俅江村寨。 怒更扒(?—),傈僳族,泸水称杆人。清乾隆11年(年),因买牛以供耕地之用,于江渡码头被清兵盘查,敲诈勒索,激起怒火。当地官吏捏造事端,前往捕剿,怒更扒聚众千余,于年发动了反抗地方土司官吏的起义斗争,清政府派兵镇压,怒更扒被俘遇难。 杨玉科(?—年),兰坪营盘人,清同治初以勇入伍,从岑毓英为将。年解省城围,升开广镇总兵,统兵西征杜文秀,入大理,事平,署云南提督。年授广东高州镇总兵,署提督。年,统广武军出关,驻越南谅山,大败法人于观音桥,连战皆捷。敌绕道攻镇南关,回援,扼守文渊。年,敌万余众扑文渊,迎战,杀敌无数,阵歼法酋,敌败走,率军追击,中炮阵亡。赠太子少保,赐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 张文寿(—),兰坪金顶人,清抗法爱国将领。年投军杨玉科部,历任马弁、勇目、把总、游击、参将、武功将军。年调广西办理军务,旋奉调随清军老将冯子材率军赴越南抗法,身先士卒,奋勇作战,中炮阵亡。 夏瑚,生卒不详,汉族,湖南长沙人。刑幕出身,清朝末年在云南丽江府当师爷。年被委派为“阿墩子弹压委员兼办怒江事宜”,受命办理“贡山白汉洛”教案,年,夏瑚奉命率随从多人,巡视怒江和俅江地区,历时5个多月,这是历史上我国政府官员对怒江的第一次正式巡视,巡视结束,写成《怒俅边隘详情》。 任安守(—),英文名为AnnetGenestier,法国多姆山省克莱蒙市人,年来华,在西藏教区传教,年到贡山丙中洛传教,年因病在贡山重丁教堂去世,终年81岁。 段浩(—),白族,泸水六库人。年袭父职,为六库第13代土司,年卸职。曾留学日本,为中华同盟会成员。年被委任为腾(冲)永(昌)云(龙)泸(水)等属乡兵事务所所长,督练乡兵,防止边患。年任云南省议会第二届土司候补特派员。年日寇越过高黎贡山进犯怒江,年近八旬的段浩仍带领儿孙慰问资助回国华侨和难民。后应国民党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和云贵监察使李根源之邀,出任福(贡)碧(江)泸(水)练(地)民众自卫支队少将司令,年任泸水参议会会长。 勒墨夺扒(—),傈僳族,年,英军骚扰片马一带,企图入侵,片马总管事勒墨夺扒乃任命民族头人为各村寨首领,整顿防务,严防英军。年参加中方就片马问题与英方谈判,驳斥了英国代表以高黎贡山划界的无理要求。年英军突袭侵占片马,勒组织蓑衣兵,以长刀弩弓抗击入侵敌军,迫使英军撤出片马。勒墨夺扒被清政府授予五品功牌,并赐朝服和顶戴花翎。 裴阿欠(—),傈僳族,福贡人。年任碧江县政务委员会主任、碧江县副县长。建国后,历任丽江专区副专员、丽江专区民族联合政府主席、怒江傈僳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为傈僳族公众领袖。 段承钧(—),白族,泸水六库人。年入省立沿边土司高等小学。年,随云南陆军第2师师长李根源巡边,以“淘金人”身份赴片马地区调查。年到两广巡阅署供职,旋东渡,留学于日本。因抵制中日不平等条约而弃学归国,在上海任《救国日报》记者兼做宣传工作。年推选为第三届云南省议会土司代表,历任泸水团防大队长、教育局长、建设局长和邮政局长等职,对开发泸水多有贡献。 杨思慧(—?),原名阿兰·库克(AllynB.Cooke),美国旧金山人,毕业于洛杉矶圣经学院,年参加中华基督教内地会,成为传教士。他来中国后,立志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教,年在云南被任命为牧师。经英国传教士傅立叶牧师介绍,他于正式开始到傈僳人聚居的乡间工作,年到怒江福贡县里吾底,用傈僳文编写完成《新约全书》和《颂主歌曲集》,年离开怒江大峡谷,除去短暂的休假,杨思慧在云南度过近三十个年头。年由他翻译的傈僳文《新、旧约全书》在香港正式出版,被誉为傈僳族文化史上一件盛事。 霜耐冬(—),傈僳族,福贡上帕人。早年就读于福贡县乡村师范小学。民国时从军,任连长,参加过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台儿庄战役。退伍回乡后,任福贡设治局参议会议长。年,他率参议会和军职人员起义,接受共产党领导,正式宣布福贡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福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怒江州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云南省第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批体(—),傈僳族,福贡架科底人。信仰基督教,年,泸水县麻栗坪教堂毕业后,任教会密支扒,曾协助美国牧师杨思慧把汉文《圣经》翻译为傈僳文印刷出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怒江州政协第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为著名的宗教爱国人士。 孔志清(?—),独龙族,贡山独龙江人。年入永拉嘎小学和茨开省立小学就读,年因陪同北平市植物研究所俞德浚到独龙江考察,被俞资助到国立大理政治学校学习五年,年继承父职任独龙江乡乡长。贡山和平解放后,历任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第一任县长,怒江州副州长,政协怒江州委员会副主席,省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在年中央民委扩大会议期间,他反映独龙族人民心声,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国家正式将原称为“俅人”定名为独龙族。 李四益(—),傈僳族,泸水古登人。幼时因家境贫寒,当背夫,走村串寨,跋山涉水,掌握了本民族各种民歌调子。年参加工作,成为专业的文艺工作者,著诗数十首,演唱调子0多首,先后参加了全国第三、四次文代会和全国民族歌手座谈会,代表作有《琵琶声响幸福长》、《稻花飘香的时候》、《我见到了毛主席》、《幸福生活从我们这一代开始》等,被译成英、俄、缅文出版。 李政才(—),怒族,福贡匹河人。丽江师范学校毕业,年,任碧江县架科乡小学教师,兼任碧江县民众自卫总队第二大队六分队队长,参与了和平解放碧江的革命活动。年任怒江傈僳族自治区副主席,年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副州长。 杨六三(—),傈僳族,泸水鲁掌人。幼时父母双亡,12岁时在被贩卖为奴的途中,为碧江县古登乡尼普鲁村一户傈僳族农民收养。年参加民族基干队,被保送到云南民族学院学习。历任碧江县古登区区委书记、碧江县县委书记、怒江州委常委、州革委会副主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为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傈僳族第一代领导干部之一。 此付页(—),傈僳族,福贡利沙底人。自幼务农,年在怒江边疆工作委员会民族干部培训班学习。历任福贡县委副书记、怒江州委常委、州委副书记、书记,云南省委第三届候补委员,政协怒江州第四届委员会主席,兼中共怒江州委统战部部长,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傈僳族第一代领导干部之一。 宏升广告专业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