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刊文 《云南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助力乡村振兴见闻》 提到了中国移动“语言扶贫”App 帮助当地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的场景 云南省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民族语种复杂,特别是“直过民族”聚居区,由于山川阻隔,受经济和社会发展因素的制约,人们听不懂普通话、看不懂汉字,语言不通,大大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中国移动在云南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深化“1+3+X”体系框架的“网络+”扶贫模式——以网络扶贫为主线,强化组织、资金和人才保障,将网络与教育、健康、消费、民生、产业、就业等扶贫领域深度结合,以网络信息之力助力脱贫攻坚。 信息化时代,“要想富,先修路”的内涵由实体道路已延伸至“信息高速路”。年至今,中国移动在云南累计投入万元话费流量成本和万元手机终端成本,为云南省建档立卡“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提供约2万部“精准扶贫,语言先行”专用手机,每人每月提供5G定向流量补贴。 同时,中国移动打造了全国首个普通话线上学习平台——“语言扶贫”App,利用语音合成、口语评测等技术教授当地人学习和掌握普通话,涵盖句常用语和当地个高频词,将普通话学习融入常用语境及场景,并且针对用户学习成果给予充分及时的互动、反馈和指导,创造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条件,帮助当地人快速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我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还学会了普通话。‘语言扶贫’App太方便太有用了。”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古泉村村民友里你开心地分享着学习的喜悦。 “现在孩子的老师有事都直接打电话给我,不用再麻烦人转告,我家的药材也能拿到城里卖个好价钱。”同样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村民余神开说道,收到发放的语言扶贫定制手机,并通过“语言扶贫”App和线下培训后,他逐渐学会了普通话。 明亮宽敞的三居室里,22岁的傈僳族小伙迪言夺点开“语言扶贫”App,利用测评功能校对自己的普通话发音;村委会的门廊下,许多穿着怒族传统服装的村民正在排队有序领取教育扶贫机;在越来越多的公众场合,乡亲们寒暄都自信地说出了普通话…… 如今,当地人会说普通话,敢说普通话,拥有了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和劳动收益的敲门砖。从村村通公路到实现户户通宽带,现实之路与信息之路已经有效畅通了老百姓迈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有一种自信 叫“我的普通话很标准” 跨过语言关,打通致富路 中国移动将继续加速信息技术 与经济社会民生深度融合 服务乡村振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