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与她们的时光

——记福贡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女子攻坚小分队

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共有12名职工(其中男7名,女5名)。由于工作需要,单位5名男同志分别被选派到架科底乡阿打村、达大科村,子里甲乡俄科罗村、腊母甲村,马吉乡街道安置点管委会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留在单位的5名女同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唐代诗人杜牧曾经写道“弯弓征战作男儿”,而今福贡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的“女汉子”,既是后勤保障工作中柔情似水的“勤务兵”,更是脱贫攻坚战场上敢于亮剑的“勇士”,他们化身“花木兰”南征北战,主动担当作为;他们牢记宗旨,时刻践行初心和使命;他们以火热的心,无尽的爱,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他们用真心、真情、实干,打动了群众……

心里装着群众-恒丽芳

年主动报名,参加了第一批驻村工作队。由于工作突出当年就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她用自己的行动,收获了群众的认可。从农村走出来的她,心里总是装着群众。

有一次去看望联系户,途中遇到一家热情的群众,邀请到他家里休息,入户一行人到了群众家,恒丽芳就像他家人一样跟他们亲切地聊了起来,得知老人家身体不适,临走前恒姐掏出两百元给了老人家,并叮嘱她保重身体,每天都要开开心心的,这样身体才会越来越好,老人家徐徐接过了钱,并点头致谢。

其实这样的事,何止是一次,每当遇到的孤寡老人、残疾儿童,恒丽芳都会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恒丽芳家并不富裕,但或许这就是她善良的本能,虽然一两佰看着数额不大,但对于这些贫困家庭,或许足以支付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或许可以买到喜欢的东西。对于恒丽芳,一次一佰、一次两佰.....累计下来也是不小的数额,但是她却可以不求回报地做着这些事情,只是因为她对群众怀有关怀之心、感恩之心,或许是因为小时候的贫困让她更能体会到百姓的苦,更能站在百姓的角度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而今她有能力有机会回报社会,便毫无顾忌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她的行动也常常激发身边的人回顾自三日自省:“我们又何尝不是出自老百姓呢?但随着日子越来越好,是否还能像恒丽芳一样“不忘本、勿忘根、真心对待、用心倾听”?

翻译官和爱心使者-桑梅芳

她是“翻译官”。在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一对一”和控辍保学“N对一”工作中,民族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如有语言障碍,将导致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于是她主动请缨尽锐出战。不管是爬山还是涉水,她都无怨无悔。很多时候,任务完成了,少不了这位背后的用心“翻译官”。

她是“爱心使者”。她常常说:“知识能让山里人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唯有读书!孩子们,读书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我愿意为大家付出一切,但需要你们读书。”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孩子,她谋划了一场持续的爱心行动,利用自己在外地朋友多的优势,依托昆明育萃教育发起了“与爱同行暖冬行动.怒江”公益活动,从年7月起就一直在以这种方式默默支持了福贡的脱贫攻坚事业,截止目前累计争取到爱心物资1万余件,受益人数达0.3万余人。

播撒希望之光-蔡金燕

马吉村的夜晚,星光暗淡月如钩,天地一色,静逸安然,只是天地间更多了一些闪烁的灯火,照亮了千家万户的屋堂。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她踏着星辰,用脚步丈量着马吉村的每一块土地,围坐在呼呼跳跃的火塘旁与群众交心谈心,聊生活、聊孩子、谈发展,在交谈中向群众宣传人居环境、易地搬迁、控辍保学、农危改等政策。火光映出了他们脸上的清浅笑语,她知道那是幸福的火光,那是她们每一次带着真心、真情入户走访,帮群众解决问题换来的认可。这也是“希望之光”。回想年她初次到马吉村那把朵小组,只有一条羊场小路,一到下雨泥泞难行,村民出行的工具就是双脚,去一趟乡镇往返要一天的路程,交通的阻塞,信息的闭塞加之怒江山高坡陡,那把朵小组村民经济收入基本就是玉米,人均收入不到千万。如今,放眼望去一层层、一栋栋易地搬迁房拔地而起,流光溢彩,灯火璀璨,点亮了马吉夜空。

舍亲情换真情-和晓琴

与恒丽芳到马吉参加“大走访、大排查”工作,是她第一次与马吉老百姓密切接触,主要任务是走访那巴朵、碧当罗、刮咱、巴斯独小组。走访过程中她深深体会到了“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出生百姓为百姓服务她倍感荣幸。在走访中,看到恒丽芳工作的热情,看到了群众对她工作的认可。她也暗暗的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向恒丽芳学习,要为群众做点事,要积极主动的到群众中去”。命运总是会爱开玩笑,年12月生活给她出了一个选择题,父亲囊尾炎、医院,从小就疼她的奶奶去世。当时脱贫攻坚任务比较繁重,她克服了家里的困难,与家人说明情况后,便义无反顾的留在单位继续开展工作。此时,有多少人又能体会到有家不能回的心酸。她说:“每家每户都有困难,还有很多脱贫工作者也是这样做的,为脱贫工作舍小家为大家,有国才有家,如果没有实现大团圆,又何来小团圆呢......”

柔情似水的“女汉子”-胡支恰

年她主动报名与恒丽芳一同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与生俱来的的亲和力,让这位柔情似水的“女汉子”一下子就融入了群众的生活中。在“火塘边”和群众把酒(侠拉)言欢,共谋小康之路。在“田间地头”,抡起锄头和群众一起劳动。村里有几位特别喜欢喝酒的群众,她多次入户,耐心劝导,可是他们不理不睬。于是这位柔情似水的“女汉子”,改变了教育方式,发扬了“盯、关、跟”的精神,一有时间就盯着他们,关心着他们,跟进着帮助他们。经过近半年的教育、引导、感化,他们变了......

年3月,第一次到泽玛河开展控辍保学“N对一”工作,到了妮某家中,她震撼了....眼前的一切,让这位“女汉子”心里波澜壮阔,久久不能平静。第二次她与桑梅芳做了充足的准备,提前备好图书、零食、毛巾、香皂....到了妮某家,她和桑姐与孩子互动,互动引导孩子们从小要讲究卫生,要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随后她们抱起孩子,为孩子们洗手、洗头、梳头.....孩子的母亲妮某悄悄的擦去眼角的泪水。临走前,她对我们说:“你们对我们这样好,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定会好好响应国家的政策,回报你们这些扶贫干部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就如毛主席所说“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女子攻坚小分队正在用实际行动浇灌着山花,付出了韶华,付出了汗水,付出了血泪,付出了生命……女子攻坚小分队只是脱贫攻坚干部中的一个缩影,脱贫攻坚战场中平凡而感人的故事讲不完也写不完……

来源:福贡妇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