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传播:人文

艺术

收藏

推广

《怒族》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原碧江县)、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1]。

怒族自称“怒苏”(泸水),“阿怒”(福贡)、“阿龙”(贡山)和“若柔”(兰坪),自认为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他们可能有两个来源:泸水县(原碧江县)一带怒族自称“怒苏”,而福贡、贡山县的怒族自称为“阿龙”或“龙”。由于长期交往,这两部分人在怒江区域逐渐接近,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逐渐发展和形成今日的“怒族”,但他们各自还保留着自己的某些特点。

《怒族》cmX98cm

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每到腊月末,家家都要清扫庭院,除净火塘中的余灰,并用松枝装饰门面,地上及炊具餐具、各种器皿铺上一层绿松毛(松树叶),象征去旧迎新。

《怒族》cmX98cm

除夕之夜,家家要吃团圆饭。初一凌晨,年轻的小伙子要抢先去井里打吉祥水,并给长辈拜年请安,长辈要拿出酒、油茶、麻花等进行招待。烧好的第一顿饭要先给牛和狗分出一份面饼和肉汤,因牛不吃荤,主人要用手掰开牛的双唇灌进去。过年期间,杀猪宰羊,要相互送礼,邀乡里亲朋好友,共同聚餐,酒菜丰盛,情趣盎然。

除过年外,还过鲜花节(农历三月十五)、祭谷神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九)和祭山林节。节日期间,除必备酒外,还备有一些应时食品。如在祭谷神节时要将所有的饭、剁碎的肉在簸箕内拌匀,一起用手抓着吃。

《怒族》cmX98cm

怒族妇女穿麻布做成的右衽短装,下装为麻布长裙,喜在衣裙上镶坠花边,在胸前佩带彩色珠子串成的项圈,有的妇女用珊瑚、玛瑙、贝壳、银币等串成漂亮的头饰或胸饰,耳戴垂肩的大铜环。头戴用彩珠连串的珠珠帽,怒语称“卢批靠”,胸前挂彩色串珠,怒语称“夏委”和用海贝制作的一块圆形装饰品“勒呗”,装饰品的多少贵贱象征佩戴者的身份和经济状况,喜戴铜耳环,妇女喜挎自己缝制刺绣的怒包装饰并盛物。年青姑娘喜欢在裙外系有彩色花边的围腰,已婚妇女的衣裙上都绣有花边。贡山一带妇女不穿裙,而是在裤外用两块彩条麻。喜用精致的竹管穿耳,体现其独到审美。

怒族人最有特色的服饰叫“约多”。这种由怒族妇女编织的“约多”,工艺水平很高,男子们白天可以当衣穿,晚上可以当被盖;妇女们做成围裙系在腰间,既耐寒又耐脏,深受人们喜爱。怒族妇女从小就要学习捻羊毛线、织羊毛袜子,姑娘长大后,要把自己织的羊毛袜子送给心上人,小伙子若收下羊毛袜子,就表示接受了姑娘的爱情。所以,看一个怒族小伙子有没有对象,只要看他脚下穿没穿上羊毛袜子就行了。

何雨春: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副主任、创作课程导师(主讲导师),清华紫光文创园高碑店文创中心副主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副主任、国画艺委会秘书长,何雨春中国彩墨画工作室导师、人物画专项工作室导师,东方彩墨画院院长,云南大理大学客座教授,北京石齐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何雨春艺术主张:纵观中国画发展,是不断的融入新元素,从西方到东方的元素结合,从传统到当代的元素结合,逐步形成一种全新的绘画元素,全新的绘画模式,这种绘画的变革,由于色彩直入中国传统绘画之中,打破了单一的传统笔墨形式,打破了以色助墨的形式,形成了“色墨并举,色墨共生”的万紫千红的彩墨新声。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