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怒江大峡谷采风记◆◆

夏凤江/文采编部、网络/图

年的深秋时节,天邦达的脚步再次深入怒江,刚到公司的我也是其中一员。此次到怒江,公司主要目的是进行文化采风,对已经成型的《洛本卓光罗村旅游扶贫示范村文化规划设计方案》等3个特色文化规划方案再次进行上报评审,并对相关文化项目进行洽谈协商。

对于怒江,我知之不多,我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出行机会。初见怒江,我只能用震撼两字来形容。或许借用郭沫若写的“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的诗句来形容,更为形象生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无不如钢浇铁铸一般,异常伟岸壮阔!巍峨耸立的群山直插云霄,雄浑磅礴的怒江声震寰宇,不禁让人想起苏东坡豪放激荡的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关于怒江,还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这就更加让我心驰神往,按捺不住了。

此次出行的第一站,是怒江六库。这里的群峰,重岩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拍岸,百折千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

怒江大峡谷山高、谷深、水急,两岸山花飘香,山腰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冬春两季冰雪覆盖。

福贡县亚朵村

怒江两岸,山峰陡峭,云雾缭绕,雪峰显露,沿江多急流、险滩、瀑布,翠竹绿林。

福贡石月亮是谷中的一大奇景,从公路上遥看,清晰可见山峰上镶嵌着一轮圆月。

福贡石月亮

沿江的道路蜿蜒盘旋,狭窄艰险,让人心有余悸。一路过去,我才逐渐明白,天邦达所从事民族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任重道远的伟大事业,长年累月,不辞辛劳地奔走穿梭于崇山峻岭、险滩河谷,沿途付出了多少辛劳,洒下了多少汗水,吃尽了多少苦累,这一切的一切终将转化为方案设计中的灵光一现,终将浇灌出民族视觉识别系统事业娇艳的花朵,散发出醉人的芬芳。

峡谷中的村寨,错落有致,像传说中隐士的居所,却打上了本民族浓厚的地域色彩。这些村寨,经常就是我们采风的去处,是我们踏勘的处所。“不入深山,怎能采得仙草;不下江海,怎能觅得骊珠。”这对于我们或许就是家常便饭,更是我们成就事业通往成功的惟一路径。

怒江两岸有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普米族、彝族、藏族等十多个民族在此聚居,不同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形成了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种宗教信仰、多种风俗习惯并存的多元文化格局。但这里的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色,都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符号。

时间正如怒江滚滚流逝的江水,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怒江福贡县马吉乡的傈僳族人家。

“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音”,当地人的言谈举止、神态表情、衣着服饰无不体现出怒江地区独有的民族风采。真挚的话语如悦耳之铃,暖入心扉,在深入的交流中,我们聆听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关于傈僳族的文化掌故与历史故事。一个民族,就是一部动人的文化史,就是一部鲜活的民俗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发展史。这或许正是我们此行文化采风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我们旨在挖掘每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髓,构建具有他们民族特色的视觉识别体系。

一路走来,我们不仅看到了怒江神奇独特的壮美风景,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入地领略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美食服饰、歌舞节庆,感受到了怒江人民富有魅力的人文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尤其是各个民族富有特色的节日、文化标识、文化符号,让人记忆深刻。收获颇多,感触良多。

怒江傈僳族妇女

肩扛弩弓的怒江傈僳族男子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傈僳族的“尼扒”文化(一种宗教文化),太阳、弩弓、俄勒(一种帽子)、三江是他们具有特色的标识,“阔时节”“刀秆节”“澡塘会”“江沙埋情人”更是他们特色鲜明的节日。这里我们稍作解释:“阔时节”,就是过新年,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刀杆节”是傈僳族传统的体育节日,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八,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穿上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地来到“刀杆节”会场,观看“上刀山,下火海”活动。“澡塘赛歌会”,又称“春浴节”,也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盛会。“江沙埋情人”,是当地傈僳族青年的传统节日娱乐、求偶活动。每年正月初四、初五左右举行。意为将选中的意中人埋入沙坑,当然这是假埋,意在祈福意中人健康长寿。

怒江傈僳族庆祝“阔时节”

怒江傈僳族刀杆节

江沙埋情人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独龙族的传统节日——独龙年。独龙族人叫“卡雀哇”。是独龙族一年里惟一的节日。他们以十二月二十九和除夕三十日为新年之首。在每年的冬月或腊月,独龙族要过惟一的传统节日——独龙族语叫“卡雀哇”——独龙年。这一天,人们不分年岁、性别、家庭,大家手牵着手跳起本民族的传统舞蹈。特别让人感触良多的是独龙族的文面女,当时善良的独龙族女子为了躲避外族的欺凌和掳掠,用“文面”的方法故意丑化自己,从而得以保存自己,保存本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看到这些“文面女”,我没有丝毫的不敬之心,反而是一种肃然起敬,发自内心的尊重与钦仰。

独龙族庆祝“卡雀哇”

独龙族“文面女”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普米族的“韩规”文化,“韩规”在普米语中意为高级法师。它提倡敬畏自然、敬畏神灵、敬畏祖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能忘记历史。普米族的“吾昔节”“端午情人节”“转山节”“雪门槛游山节”也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令人大饱眼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吾昔节”就是过新年,是普米族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普米族的“情人节”就在五月端午这一天,这一天兰坪罗古箐的情人坝成了男男女女谈情说爱、聚会畅饮的欢乐海洋。

普米族祭祀

普米族吾昔节

普米族端午情人节

由于行程匆匆,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显得有些浮光掠影和轻描淡写,但此次短暂的文化采风却让我受益匪浅,特别当我行走在美丽壮观的怒江大峡谷的时候,我感到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人是何等的渺小与脆弱;当我零距离地接触到一个个文化特色鲜活的少数民族时,我又是无比的震撼与欣喜。一路走来,我慢慢感受到了这些扑近眼前、纷至沓来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领悟到了天邦达之所以矢志民族视觉识别大业的初心与担当,这一次次的跋山涉水,这一次次的翻山越岭,这一次次的负重前行,这一次次的搜寻踏勘,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分内责任,也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基石。

行走于天地之间,站在伟岸宏阔、奔腾不息的怒江大峡谷之前,站在这些散发着独特文化魅力的少数民族村落之前,我感到,我是何等的渺小与无知。我想,我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就让这次怒江大峡谷之行成为我生命新的起点,开起我人生的学习之路、奋斗之路和成功之路。

我想,这不是我最后一次来怒江大峡谷,这只是一个开始。

坐在返程的大巴车上,我的人虽然慢慢驶离怒江大峡谷,但我的心却留在了那里!

联系我们

-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