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盛夏时分,走进福贡县匹河乡指挥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干净整洁的街道上寂静无声,沿着葱郁的步行道,转过街角,一阵讲话声划破宁静。

“喂,张老板!加工材料什么时候才能运到?在帮忙想想办法!”迎面,一名身着怒族传统服饰的中年妇女,一边大步向前走,一边拿着手机用视频通话和里面的人大声沟通着。

走在身边的福贡县匹河乡沙瓦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桑永华忙向记者解释道:“估计加琴的棒球加工材料又用完了,在我们安置点,她是‘闲不住’的怒族女能人。”边说边顺着手,向眼前的妇女伸出了大拇指。

提起加琴,安置点的群众都赞不绝口。她不仅是丈夫、儿女眼中的好妻子、好母亲,还是街坊邻居心中的好大姐,更是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眼中真真正正地致富带头人。

年7月,从沙瓦村搬迁到指挥田安置点的加琴从来就没有闲下来过。她经常把扶贫车间里的作业平台带到家里加班加点做棒球加工,加琴的棒球加工熟练度越来越高,作为扶贫车间里有名的加工能手,常常和大家分享加工技艺的同时,加琴在业务方面不断突破自我,时至今日她所创下的单日50个棒球加工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加琴还是指挥田安置点的保洁员。每天下午从车间工作回家时,加琴都会对安置点里的环境卫生进行保洁、清扫。这里的院子杂草需要清理下,那里的垃圾需要打扫,加琴和她的同事总会在第一时间前去进行清理。不仅如此,打小就干惯了农活闲不住的加琴,还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安置点管委会牵头的微菜园种植工作,在她和居民一同精心管理下的微菜园一年下来能节约居民家庭开支近元。

“党和国家对我们那么好,我们自己一定要努力,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才能把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加琴告诉记者,她时时激励子女,年轻人就要出去务工,靠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在她的动员下,儿子、儿媳同时在州铁塔公司上班,女儿在安置点幼儿园当老师,一家人真正实现了靠自己的双手就业致富。

“妈妈每天挺累的,缝完棒球,就开始打扫卫生,回头还要去菜地里忙活儿。我要以妈妈为榜样,好好工作。”加琴小女儿钱何燕说。

“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手动起来,找到工作,学会技术,增强技能,每天有活干,生活充实,钱袋鼓了,才是真真正正的稳得住。加琴就是最好的榜样。”指挥田安置点书记何杨坤说。

晚上七点,乡亲们拿着加工棒球的材料相约前往加琴家,伴着夕阳的余晖,社区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峡谷两岸。

怒江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克爱艺刘彪杨曜鸿

扫描上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