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12月7日 中国华电在京举行 “中国梦、华电梦、我的梦”企业故事报告会 温枢刚在“中国梦、华电梦、我的梦”企业故事报告会讲话中指出,自中国华电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国家多交纳利税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精准扶贫事业,以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切实担当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央企责任。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中国华电坚决响应中央关于打赢“三大攻坚战”的号召,在扶贫攻坚主战场上贡献“华电力量”。 华电云南公司扶贫宣传故事《七彩阳光》视频片在会上播放,故事中的华电云南公司3位扶贫队长的生动感人故事向集团公司及全系统进行了现场直播,他们的故事得到了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等参会领导及大家的一致认可和点赞。其中,云南公司亚碧罗水电站筹建处副主任刘敏在会上作《扶贫这三年》故事讲述。他曾在怒江一个怒族村寨老姆登村驻村三年,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让我们一起走进驻村扶贫队长——刘敏的感人故事。 华电云南公司定点扶贫的怒江州及丽江市永胜县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贫 一条近乎是在绝壁上开凿的小径,村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昏暗的杈杈房里家徒四壁,火塘冒出的烟熏得人睁不开眼睛;孩子们看见汽车进村时一双双充满好奇渴望的眼睛... 这个位于怒江福贡县的村寨叫老姆登村,居住着怒族、傈僳(lìsù)族等多民族群众,现在已成为旅游的热门地点,这里的老姆登茶也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但谁也不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极度贫穷。而老姆登村脱贫致富,华电职工刘敏起到了关键作用。 年初到老姆登村,刘敏发现,不少村民思想保守,为了领到帮扶资金而不愿脱贫,有的故意捣乱起哄,甚至对刘敏怒目相向。刘敏便挨家挨户了解情况,苦口婆心地宣讲扶贫政策。他的脚步遍布村寨田间,对每个贫困户的状况烂熟于胸。他为这些贫困户建档立卡,并制定了“一户一策”脱贫措施计划。 老姆登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村民们祖祖辈辈沿着山地和陡坡种植玉米,刘敏发现,当地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种植茶叶、核桃等林果。 他挨家挨户宣传 反复召集村民开会 一次次扳着手指头算经济账。 终于,在刘敏等人的推动下,老姆登村焕然一新,柑橘和茶园遍布山间,老姆登茶名气越来越大。刘敏扶贫三年,村里的人均收入跃居福贡县第一,贫困人口从三年前的人下降到人,一栋栋漂亮的新房在老姆登村建了起来。 可随也没有想到,刘敏年2月底开始驻村时,全村共有人,人均耕地0.8亩,贫困发生率高达51%。村里条件艰苦,他们借宿的房子四壁漏风漏雨,夜里常常会被冻醒,被老鼠等小动物咬醒,经常一个月也洗不了一次澡,半年才能回一次家。 驻村期间,感触最深的就是群众的善良。有一次,给贫困户送油和米,很多人都推辞不要。有位老妈妈说你们不欠我的,为什么要给我送。看着老妈妈家里穷得连把椅子都没有,竟然也极力推辞。这种淳朴和自尊心深深地触动了他,他更坚定了既扶智又扶志、用好群众自强自立的精神脱贫致富的决心。他组织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到先进村学习经验,对户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帮助他们“一户一策”制定脱贫措施。 他驻村离不开单位的支持,这几年,集团公司和云南公司为扶贫做了很多实事好事,投入专项扶贫资金用于老姆登茶种植等等。村里群众都知道华电,说华电干实事不搞花架子。通过扶贫,群众都感到央企并不遥远。 一年的扶贫期满了,他向组织申请再留一年;第二年感觉工作刚刚有眉目,他申请再留一年。驻村期间,他成了家,有了娃,但每年驻村的时间都在天以上,妻子说他把家里当旅馆,他对我说很亏欠妻子。但让他自豪的是,三年下来,老姆登村已经有97户人实现了脱贫!目前,全村都已经不愁吃不愁穿,绝大部分农户住房都有了保障,出行也方便很多。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等靠要”的思想没那么严重了,群众对村“两委”工作越来越认可,全村脱贫指日可待。这样,他才安心地离开。 驻村三年,我经历了很多让人终身难忘的事,组织上还推荐我获得了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三年扎扎实实地锻炼了我、教育了我,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父老乡亲”。 据悉,多年来,华电云南公司主动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助力云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华电云南公司共创造利税59.87亿元;投资31.27亿元,为地方群众修建了余公里山区公路;投资10余亿元,为百姓修筑6座连心桥,4座爱心吊桥;投资1.9亿元,建设了23所移民安置点学校和希望小学,共帮助约名孩子解决了入学难问题;帮扶5个贫困村,让户共人实现了脱贫摘帽。 华电派去驻村的20余名工作队员不忘初心,坚守承诺,扎根边疆,肩负伟大使命,用梦想和责任播撒七彩阳光。姜志武,一个被贫穷震撼,落下眼泪的八尺壮汉,寻遍鲁地拉的村村寨寨,让69名散落在山野地头的辍学儿童重返校园;连伟,一个经历越战烽烟的老兵,点亮了一盏灯,却照亮了一颗心;刘敏,让老姆登茶有了自己的品牌,人实现产业脱贫,这个没有一尺平地,人均收入只有元的贫困村一跃成为福贡县第一村。 正是这些朴实的华电人,舍家为国 把责任播撒到祖国每一个角落 把温暖送到每一个民族同胞 让每一度电载满责任与关爱 让时代充满能量 让更多的梦想变为现实。 编辑图文:杨万翠 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 下期扶贫人物故事更精彩,敬请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