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6/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识亚坪,缘于十多年前的一次出差,那是我第一次来到这片秘境,再度来访,已是时过境迁。

亚坪风光

沿着崎岖坎坷的山路蜿蜒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亚坪的秋是树的主场,在这崇山峻岭、峡谷密林之中,漫山遍野皆是色彩缤纷的美景,像是打翻了的调色盘,一幅巨大的油画绵延开来,让人心醉神迷。亚坪的秋,是大自然的随意发挥,不事雕琢,但每细看一处,都有着独致的风景,仿若精心设计,不以一片金黄了事,色彩和层次是那么丰富,无论远眺近观,只觉看不够。

亚坪风光

陶醉于美景之余,还听到了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亚坪,傈僳语,悬崖峭壁之意,由亚坪村中的一块巨大的石壁得来,亚坪通道蜿蜒曲折,盘绕在高黎贡山上,像一条盘龙。这是一条从福贡县通往缅甸的古老驿道,早在清朝时就已开辟,至今仍是商贸的通道之一,也是一条英雄之路。

年8月,中国远征军多人就是从这条通道上撤回的,一路跋山涉水,缺粮少衣,穿越雪山和大江大河的阻隔,克服猛兽、虫害、瘴气的侵袭,无数远征军忠魂骨埋异域。

巡逻踏查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岁月悄无声息地流淌,在这块英雄辈出的热土,还藏着一个夫妻警务室。

刘明佳和边玲玲

年8月,边玲玲从吉林通化来到多公里外的云南怒江,陪丈夫刘明佳一起戍边。刘明佳是怒江边境管理支队石月亮边境派出所民警,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夫妻二人一直坚守在亚坪警务室,扎根在边境线,成为两枚强边固防的稳桩钉。俩人的感人事迹在媒体广为流传,渐渐为人所知,作为一名曾经的宣传工作者,我对他俩的故事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走近他俩,了解更多的事迹。

刘明佳和边玲玲

很幸运,机会不久便到来,我再一次踏上亚坪的土地。刚同夫妻俩见面时,刘明佳略显憨厚的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朴实是第一印象,而他的妻子边玲玲让我感受到了东北人的热情与开朗,性格迥异的夫妻俩吸引了我。

刘明佳和边玲玲下乡走访途中

与刘明佳一起坐在车里,忽然听到他在不停地念叨:“老刀有三个包裹在顺丰、小宋有两个包裹在圆通,再去药店帮阿邓买点药……”我好奇地问了一句,原来是今早疫情防控点执勤人员和附近的群众看到他下来乡里办事,便给他交代了一些“任务”。帮执勤人员和沿路的群众带点东西、办点事,是刘明佳每次下山的重要任务之一,每次下山时他都不厌其烦地问问大家,以免有需要办理的事情被遗漏,这渐渐地成为了一种习惯。

亚坪警务室

沿着江水逆流而上,转过道弯,来到高黎贡山深处,在海拔多米雪山林立、古树丛生的小溪边上,屹然矗立着一座三层楼的房子,这便是石月亮边境派出所亚坪警务室,警务室门口便是疫情防控执勤点。

刘明佳和边玲玲在巡逻途中

执勤间隙,抽空喝水的我,偶然发现刘明佳深情地看着前方,眼中止不住流淌出来的爱意,深深震撼了我,便急忙好奇地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只见边玲玲提着一个桶,在不远处喂狗。静静地看着这个即将深深印刻在我记忆中的感人画面,我突然明白了边玲玲的选择。从吉林到沈阳,再从沈阳到昆明再到怒江,动车汽车辗转腾挪,最后还有十八公里崎岖山路……跨过八千里的路,拖着两条浮肿到可以摁出坑来的腿,边玲玲历经千辛、排除万难,终于来到了刘明佳身边。“你不能留在家伴我左右,我就陪你为祖国守边固防。”这便是刘明佳边玲玲夫妻俩爱情的生动写照。

火塘旁的刘明佳和边玲玲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天色渐暗,寒气渐起,夜幕徐徐降了下来,过往的人车渐渐不见踪迹,忙碌了一天的刘明佳,终于可以坐了下来,与大家围坐在火塘边。借着明亮的火光,我突然看到一个中年男人朝我们走来,人还没到,就听到声音传来:“小刘,我来看看你,也没什么东西,给你带了箱方便面。”只见刘明佳娴熟地拉着来人的手,在火塘边坐了下来,平时言语不多的他,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与男子聊了起来。原来男子是附近村子的群众,刘明佳到了亚坪警务室后,经常帮他的忙,就连家里有了纠纷,都是刘明佳帮忙调解的,一来二去,成了经常走动的“亲戚”。看着闲谈家常的俩人,我对刘明佳有了更深的了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亚坪的秋,美得让人陶醉,而亚坪夫妻警务室的刘明佳、边玲玲夫妇在峡谷深处的驻足,是身许家国的长情,这感情让人羡慕。

审批:祁银全

审核:杨荣

图文:鹿马登边境派出所杨晓

编辑:刘忠南

投稿邮箱:njbjglzd

.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