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公益中科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28/5882589.html
文/戴铸明观赏石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不须加工就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石质艺术品。的赏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由于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后,出于提高生活品位、满足精神层面需求和保值增值等考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赏石藏石的队伍之中,观赏石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它在保持艺术品属性的同时,已经成为商品。有鉴于此,我们的赏石观念应该有所扩充和调整,以适应新的时代、新的动向。赏石藏石观念应该与时代同步观赏石以天然、奇特、美丽、高雅、稀少的属性而为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爱好者所欣赏和收藏。然而,中西方对观赏石的审美观历来存在差异。中国人赏石倾向于绘画或雕塑的“具象”、“写意”型奇石;西方人赏石倾向于“结构”型矿物晶体或“变质”型古生物化石。中国人赏石多倾向于感性的、整体的、综合的思维模式,受道家空灵、虚静的审美意境和佛家的“禅宗”、“冲淡”的艺术观的影响,赏石强调以“精、气、神”融入到对“真、善、美”的追求中;而西方人长于用理性、抽象、求真思维去认知自然、评判自然、超越自然,以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中国传统的赏石以意趣为主,而不以石头本身的物质为重——重在弃貌取神,触发联想,追求一种“超然象外,立于道中”的人生境界;西方人赏石受希腊文明、基督教文明的影响,审美主要注重于对宇宙神圣秩序的认识,赞赏物质世界多样统一的形式观念,把美视为比例和协调的构架关系、把美看作是部分与整体间形成的差别和对立的统一体,由此形成一套以数学、力学、光学、色彩学和形态学等为认识基础的科学理念。为使中国的赏石文化弥久愈新,保持生命力和影响力,我们要避免孤芳自赏,走出保守封闭,在石的文化中不断融入科学理念,优化思维方式。在坚持民族传统精华的前提下,借鉴和吸取西方思维,在赏石活动中提倡感性与理性、具象与抽象、艺术与科学融合,以抽象思维来升华形象思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互相交流,使我们的赏石观念、赏石文化能被其他民族、国家了解和认同,相互促进,从而在更大的空间里有所发展。一个值得提倡但要加以规范的趋势是:石的经济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观赏石成为商品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现象。为引导观赏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观赏石文化,繁荣观赏石市场,有必要进一步对其作出科学的概括与分类,并建立合理的评价、评估体系。观赏石的分类在观赏石的天然、美观、奇特、稀少等特性中,天然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勿须加工便具有美、奇、特等魅力,这是我们将其区别于有观赏价值的宝玉石等物类的重要原则。观赏石贵在天然,妙在天成。它与宝玉石是不同的美石类别。由于它们都是美石,所以观赏石和宝玉石有相同、相交叉和相包容的一面;又由于观赏石重在自然,宝玉石贵在加工,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文化范畴。石之美者,按今天中国的分类方法,美石分为三大类:宝石、玉石和观赏石。宝石——自然界出产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特性,可加工成装饰品的矿物单晶体(可含双晶)。玉石——自然界出产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特性,有工艺价值的矿物聚合体。宝玉石在美、久、少的基础上,须经加工才能体现价值,而观赏石不用加工就具备了形、色、质、纹、图等原生态的美。由此不难理解,有时宝玉石也可能是观赏石,如天然晶体(晶簇)、美形(色)玉石和古生物化石等,也可归属观赏石之列。根据观赏石概念的内涵,观赏石应分为岩石、矿物晶体、古化石(以生物为主)、现代生物礁四大类别。市场中常见的纪念石、文房石(石砚、印章等)实际上不应该算为观赏石,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划归为工艺品或玉器(如黄龙玉印章)等。云南的石资源1.云南的宝玉石资源云南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结合部,历经频繁的地质运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岩浆活动、构造活动和变质作用,造就了不同的宝玉石资源分布。归纳起来,云南有五个宝玉石资源区域。(1)高黎贡山成矿带:北起贡山经福贡、六库、腾冲、龙陵、瑞丽,南至中缅边境。分布有众多的伟晶矿床、热液矿床和外生矿床,已发现海蓝宝石、碧玺、金绿宝石、水晶、黄龙玉、芙蓉石、天河石、萤石、石铝榴石、萤石、黄玉、红柱石、刚玉、异极矿、琥珀等宝玉石。(2)哀牢山成矿带:北起巍山、经南涧、元江、红河、河口一带延入越南。这一带共发现宝玉石矿床32个,出产红、蓝宝石,碧玺、水晶、黄玉、电气石、天河石、石铝榴石、丁香紫玉、软玉、蛇纹石玉等15种宝玉石。(3)澜沧江滇西南成矿带:目前发现宝玉石矿点10个,北起昌宁、经云县、临沧、澜沧、勐海抵达中缅边境。出产绿柱石、萤石、透明锡石、水晶、异极矿、紫苏辉石、金红石、铁铝榴石。(4)滇中及其它地区成矿区带:发现宝玉石产地79个,出产玛瑙、绿柱石、孔雀石、锡石、葡萄石、水晶、石榴石、重晶石、海蓝宝石、刚玉、东陵石、叶腊石、绿帘石、蓝玉髓、蛋白石、蔷薇辉石、乌钢石等。(5)滇东南成矿区:以马关——麻栗坡一带花岗岩体为中心,宝玉石成矿与区内的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有关。区内目前发现矿点23个,出产祖母绿、石榴石、水晶、异极矿、磷灰石、蓝晶石、铬透辉石、橄榄石、锡石、蓝宝石、玛瑙、油石、绿水晶、绿柱石等。据王跃生归纳,目前在云南共发现宝玉石矿床和信息点共个,其中有开采价值的矿床(点)个,信息点95个,宝玉石45种。其中黄龙玉(已进入国家标准名录)、祖母绿、含铜异极矿、透明锡石、碧玺、双色海蓝宝石为云南所特有。2.云南的观赏石资源云南的观赏石品种繁多,储量丰富,在全国名列前茅,主要的品种有大理石、金沙江图纹石、澜沧江造型石、怒江图纹石、铁胆石、黄蜡石、乌蒙山石、洞穴石、菊花石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的化石资源名扬中外,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各种化石均有分布。如澄江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禄丰恐龙化石、曲靖廖廓山鱼化石、晋宁梅树村小壳动物化石等。年在曲靖寥廓山发现的胴甲鱼头甲,定名为“计氏云南鱼”。此后的46年时间,在曲靖又先后发现了无颌类、胴甲类、棘鱼类、肉鳍鱼等近百种古鱼类化石,云南曲靖因此而被称为“鱼的故乡”。年7月发现于云南澄江东部帽天山,距今5.3亿年前的澄江各类海生动物化石群,其化石之精美,门类之丰富,举世罕见,是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动物化石库。已被国际古生物学界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澄江由此被誉称为“世界古生物圣地”。据考察和统计,云南有观赏石余种,常见石种,少见石种,其中稀有石90种左右。尚未认知的近百种。在云南的观赏石中,水石类占50%,矿物类占10%,化石类占12%,其余为各种美石奇石。此外,云南还是缅甸树化玉的最大集散地和交流地。3.云南的建材石资源品种多,花色好,质量优是云南建材石的总体特点。云南的大理石、花岗岩、砂岩矿储量居全国前三位,汉白玉、墨刚玉、板岩、火山石等石材资源储量也非常大。云南可开采的石材品种达种以上,以大理金花、丽石砂岩、保山米黄、文山孔雀绿、福贡汉白玉、河口雪花白等世界名品为代表的优质品种74个,其中储量最少的也达20亿吨以上。优质而丰富的石材资源,为石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其进行深加工,同时增加文化内涵,建材石在建筑装饰和人们的生活中同样能散发出无穷魅力,产生出巨大的效益和美学效果。稳健发展的云南石产业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宝玉石、观赏石和建材石资源优势,具有悠久的赏石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市场销售环境。为加快石产业发展步伐,云南省政府于今年1月制定了石产业发展规划并写入云南的的“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中,通过加大资源勘查、加强人才培养、加快市场培育等措施,着力做强石材产业、做大珠宝产业、发展观赏石产业,努力把石产业打造成为继烟草、生物、旅游、矿产、电力等支柱产业之后又一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云南省把石产业作为云南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未来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云南建成石产业大省,通过“十三五”期间的努力,把云南建成世界石文化石产业发展中心之一。具体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力争使石产业成为特色优势产业;用10年时间,使石产业有更大发展。到5年,产业规模达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7%,从业人员万左右,石产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到年,产业规模和水平显著提升,产业链延伸,建成面向全国及东南亚、南亚的石产业基地。在企业主导方面,云南有大批上规模有档次的珠宝、石材、观赏石企业,省内以石为主的交易活跃,产值和销量逐步提高。今年,云南省以宝玉石、观赏石、建材石为主的石产业实现年销售额多亿元,石产业已初步成为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市场运作方面,云南珠宝玉石已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瑞丽、盈江、腾冲等宝玉石传统口岸为重点,延伸到芒市、龙陵、西双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的市场,形成了较为全面、完整的市场体系和产业基地。昆明、德宏、保山、红河、昭通等州市共建立了近百家奇石馆和奇石市场。石材市场已形成以昆明西部石材城为主体,城区各石材市场和州市县石材商场为补充的布局合理的销售网络。目前云南省已成为全国宝玉石、观赏石、建材石的重要加工、销售地之一。南注重各方促成,形成合力。在政府、政协的指导下,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云南省珠宝首饰行业协会、云南省玉文化促进会、云南省珠宝首饰质量检验研究院、云南省观赏石协会、云南省黄龙玉协会、云南地矿珠宝检测中心及昆明理工大学珠宝首饰测试中心等行业协会和珠宝科研检测机构,为云南石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各自己不同的重要作用。云南的会展经济卓有成效,对石产业的推动功不可没。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日趋丰富,影响力日益提升,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及世界各地石文化交流和石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亚洲最具吸引力的专业美石会展。如今年的昆明泛亚石博览会,使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新馆1-6号展厅及室外中心广场、南广场,展会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标准展位达多个且场馆暴满,创历史新高。在2年的石博会上,宝玉石种类、观赏石中的矿物标本比1年都有所增加,有二三十种彩色宝石集中呈现在广大爱好者面前,诸如中国四大名玉、四大名石、四大名砚、四大印章石等具有文化内蕴的美石,使参会的商家、消费者和爱玉赏石的人们耳目一新;产自金沙江边——在昭通水富与四川交界一带的石纹如芙蓉花的新石材“富贵芙蓉”,也首次展示于公众面前。来自台湾、香港、以及全国近20多个省、区、市的展商对这次展会普遍持认可态度。展会国际色彩浓厚,缅甸、越南、斯里兰卡、老挝、阿富汗、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商家纷纷参展。境外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的客商订购展位个,占展位总数的19.5%;省外参展客商订购展位个,占总数的48%,云南省本地的参展的展位占总数的32.5%。据不完全统计,为期8天的石博会参观人数达20多万人次,但由于宝玉石、观赏石一类商品交易方式的分散性和难以确定性,2昆明石博会成交额实际上尚未准确统计。而“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目前已成为东盟、南亚地区,乃至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石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