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贡县地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大峡谷,境内生活着以傈僳族、怒族为主体的20多个少数民族,全县少数民族人口11.62万人,占总人口的98.89%,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这里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长期以来,福贡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从蒙昧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 在党中央、省州的关心支持下,福贡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国家的民族政策,把“让各族群众尽快摆脱贫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福贡的生动实践,全方位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发展事业。 基层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强化党建引领示范创建,认真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学习贯彻。把民族政策理论学习融入到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组织活动之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对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年,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以《聚焦目标真抓实干为实现脱贫摘帽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双达标努力奋斗》为主题举行,县委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共怒江州委关于在脱贫攻坚中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的决定的意见》,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整体安排。 基层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 领导带头开展创建,强化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创建工作。通过“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组织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团结创建知识等专题课程,对全县建档立卡党员进行全覆盖培训,共培训农村党员人次;对全县59个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共培训村支部书记人次;对全县各部门、各乡镇负责人进行全覆盖培训,共培训人次。制定《福贡县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十五条措施》等制度,增强干部的归属感、获得感,解决少数民族干部后顾之忧,促使其安心工作、干事创业。年,全县提任少数民族科级干部90名,其中,从脱贫攻坚第一线选拔任用45名少数民族科级干部。 开展“我为祖国送祝福”活动 在中央、省州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福贡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正呈现跨越发展的蜕变。福贡的发展进一步坚定了全县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念。 少数民族少年热爱祖国的表达 双融合双推进双达标,团结发展奔小康 福贡县把全县脱贫出列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作为共同的目标一体推动,努力实现双融合、双推进、双达标,全县形成了责任明确、同心协力的良好工作局面。 搬迁前后的房子对比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年,全县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87亿元,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44.99%降至22.55%,为年全县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贫困群众收入快速增长。全县草果面积达56万亩,惠及1.4万户农户,茶叶种植3.7万亩。以“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投入合作社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万元,入社社员户。完成劳动力转移人,实现务工收入4.7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增长8.3%和11.2%。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全县完成投资21.8亿元,同比增长32.7%。美丽公路福贡段实现全线贯通,实施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交通补短板、窄路基路面加宽等项目55个,安全防护项目96个,建设里程公里,建制村公路硬化及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全面达到脱贫攻坚指标要求。 学生过桥的历史变迁(溜索上学—木桥上学—铁桥上学) ——生态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年,福贡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指标通过云南省级评估,6乡1镇中有1个镇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3个乡通过省级考核验收,2个乡通过省级技术评估,57个村委会有41个被命名为州级生态村。 ——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年,全县新建幼儿园9所,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所,实施专项建设项目多个,教育投资通过3亿元。创新开办普职融合班,做好辍失学生返校工作,惠及名学生。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四重保障”机制,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参保率%。 ——对口帮扶部门倾力支持。三峡集团、大唐集团、中交集团、珠海市以及省级各对口帮扶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倾力帮扶福贡。全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企业定点帮扶工作深入推进,帮扶资金到位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1个,带动贫困人口人。 脱贫与创建共同推进成为全县各族人民的共识,全县各民族兄弟正携手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共同描绘“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大美画卷。 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福贡县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根本,通过“九进”活动,使工作做在平常、利在长远。 开展民族团结文艺汇演 进机关。全县各部门通过宣传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