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图片来自网络

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泸水县及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少量居于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及西藏的察隅县,与中国接壤的缅甸和印度也有分布。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我国境内怒族人口约3万人左右。云南怒族生活的地区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或多或少也受到周围民族的影响,但是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传统、习俗、文化艺术等,日常生活中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饮食文化。

怒族主要分布区域位于中缅边界怒江大峡谷沿岸,主要居住在怒江两岸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之间的山腰台地上,地理环境特殊,山高谷深、海拔差异大,江边燥热、山腰温和、山巅寒冷。怒江东岸碧罗雪山和西岸高黎贡山森林资源丰富,生长着云南松、云杉、冷杉、铁杉等树木,还有漆树、桐树、核桃等天然经济林木;林间有黄连、贝母、茯苓、天麻等各种野生名贵药材,山中还有竹鼠、飞鼠、麂子、獐子、猴子、野水牛、箐鸡、山驴和熊等飞禽走兽,较为丰富的森林动物植被资源给怒族人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食用材料,保障了他们在极为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繁衍生息。由于怒族大多生息于—米的高山上,气候相对寒温(湿),空气氤氲,雪山溶溶,比较适宜玉米、荞米这样的粗粮生长,虽然粮食产量不是很高但生态品质比较好,所以玉米、荞子、籼米就成为了怒族人生活中最主要的生存粮食。在怒族与藏南察隅县接壤的贡山,怒族人还学会了种植青稞,逐渐食用青稞面、酥油茶。兰坪的怒族人则以以大米、玉米为主食。由于传统因素,怒族人不习惯大量种植蔬菜、葱、蒜,他们喜欢到山里采集各种野菜、菌类,如木耳、香菌等来补充食源。

怒族人喜欢把玉米、荞米、籼米等粮食磨成糁子,熬制成玉米糁稀饭、荞米糁稀饭、籼米糁稀饭,还喜欢吃肉拌饭、咕嘟饭等较粘稠的饭粥,而漆油茶、酥油茶、琵琶肉、菜拌饭、面疙瘩这些都是在怒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食。这些粗粮饱腹感强,耐饥饿,方便长时间上山干活,而且长期食用还可以避免各种热性病的发生,如感冒、痢疾、肝炎、癌症、肾炎、疮疖、风湿病、精神病、糖尿病、慢性气管炎、高血压等等。虽然大山里的生活很艰苦,肴馔不丰富,但是却因为有了健康的食材和保持健康食材营养成分的制作习惯,怒族人才能在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形成一系列生态的生活习惯和特殊的饲养技术。怒族人养的猪和其他地区不同,大都把猪放养在高山山林里,到时间再上山把它们赶回家里来,用玉米催肥,这些猪在山林里喝着山泉,吃着野菜、蘑菇、药材长大,差不多要足足养一整年、甚至三四年才能养成,这样养出来的猪,肉质鲜美不腻,吃了不燥火,是名副其实的高山野猪肉。“生态”就成为了怒族人饮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代名词,并融于怒族人的生活习惯中,代代相承,少有遗失。

songjf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较好
北京白癜风介绍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