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中国民族报推出“决胜·‘三区三州’在行动”专题报道——怒江篇。 怒江,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上甘岭”。这里,生存着一群悲壮的人。过去,溜索悬江,刀耕火种,人们在高山峡谷里艰难求生;今天,铺路架桥,发展生产,人们在战天斗地中创造新家园。险流争渡,一往无前,这就是怒江人和怒江精神! 大峡谷里的宣讲员 但凡重大战役,都少不了宣传员的角色。在怒江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苏义生就是那个奔走于战场各个角落的宣传员。动员、解说、鼓劲、加油……听他宣讲的,既有“司令员”,也有各级“军官”,还有普通“战士”。千千万万的人,从他的宣讲中清醒了头脑,获取了力量,坚定了信心,义无反顾、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战胜贫困"这场新时代的伟大战斗中。▲苏义生(后排中)在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托坪村宣讲。肖静芳摄 从9米到米在复旦大学读完博士后,朋友的一个邀约,让苏义生到怒江转了一圈。之后,他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选择:放弃在一流高校从教的机会,到怒江这个堪称中国最贫困的地方闯一闯。 从上海到怒江,苏义生说,见识过最繁华的,还要经过最贫困的洗礼,“这样的人生才完整。”从海拔9米到海拔米,地理上的爬坡,也是人生境界的升华。 一个外乡来的文学博士,在怒江能干什么?“这并非大材小用,恰恰因为这里贫困,有更多可干的事。”苏义生说。他从州委办公室干起,做调研、写报告,没多久就对怒江州州情了如指掌。 年5月和11月,苏义生被先后任命为怒江州委讲师团团长、怒江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专职副所长。 何谓“讲习”?“‘讲’是脱贫攻坚的宣传队,传递党情民意的播种机;‘习’是培训农民的大舞台,富裕农民的大平台。”苏义生说。一上岗就马不停蹄。整个12月,从州直各部门到学校、企业、社区,苏义生做了近20场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讲。 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此,苏义生不仅反复研读十九大报告、《摆脱贫困》等著作,还时刻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