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怒江迎来的不是游客,更不是诗人、作家,而是淘金者,他们在这个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仍处于原始状态的地方避开了商场的竞争,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高的价值,当然,他们必须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卖到好价钱。 野牛皮、麝香、天麻、三七、贝母……这条被大山深锁的峡谷里充满了奇迹,最早进入这里的药材商现在已经是亿万富翁。当然,在解放前一直依靠狩猎和采集生存的怒族和独龙族是最了解这片土地的人,他们一直依靠这些山货换取来自外面的先进铁器。 而这片土地上蕴藏着色彩斑斓,自然结晶的石头,这些在阳光下会折射出绚丽光芒的石头,对于刚刚走出原始社会的怒族和独龙族来说没有任何实际用途;直到这些绚丽的石头被摆放在东京新宿的大型商场里,在泰国珠宝加工工作室里,在香港珠宝行里,才逐渐有人意识到,它们的珍贵。 碧玺前世 公元年唐太宗征西时得到了这种宝石,称“托玛琳”,并将它刻制成印章。清朝时把“托玛琳”称为“碧玺”,并琢刻成莲花状。 年中期,葡萄牙探险队最早在巴西发现了这种宝石,取名为:Tourmaline(托玛琳),意为“多彩宝石”。从那时开始,Tourmaline作为一种名贵的饰品,一直在欧洲贵族中流行并跻身于世界十二大宝石的行列。 年,荷兰人发现这种宝石能吸灰,又取名“吸灰石”。 年,居里家族揭开了这种宝石的秘密,即Tourmaline晶体具有永久的自发电性,表面流动0.06mA的微电流,因此命名为“电气石”,研究表明,Tourmaline是地球上现存的唯一带永久性电极的矿物质。 面条与宝石 怒江六库,这是进入怒江峡谷的第一站,奔腾的怒江穿城而过;傍晚的霞光染红了横跨怒江的向阳桥,热爱长寿的老人们在桥头转圈跳舞,我们在桥头喝得微醺。早市叫醒了熟睡的人们,里面丰富多彩的商品是都市见不到的,蠕动的蜂蛹、红色的野山药、带着长尾巴的飞鼠、大山里生长出来的各种药材等等。当然,还有顺怒江而来的宝石,就在城西头的一个店铺里,才刚刚开业。 上世纪80年代,当中国大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逐渐苏醒时,怒江依然被深锁在高黎贡山和碧落雪山之间的峡谷里,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人马驿道依然是进入这条峡谷唯一的方式;而这里的怒族和独龙族依然保持着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原始生活状态。 “我从小就生活在贡山县城里,那时候的县城被人们叫做‘马粪城’。”兰慧明当时是个孩子,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的贡山县城还没有通汽车,马帮是保障物资进出贡山县的唯一方式,所以县城里到处都是马锅头们搭建的临时帐篷,还有满街的马粪是这个县城最显著的特点。 一些老人告诉我们,当外面的农民开始大量涌入广州,村里的人们开始大办乡镇企业的时候,贡山感觉到唯一的变化是大家无需再互相批斗,马帮进出的频率比以前高了一些,物资相对丰富了一些,还有外面的人进到了贡山,这些人讲着他们听不懂的话。 当然,最早进入怒江的人并不是游客,更不是作家或者诗人,而是那些淘金者。“日本人!”兰慧明说,最早进入怒江的人中以日本人收获最多,他们不是来收熊皮或者麝香的,他们找到了一种石头,他们以5毛或者1块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大量这样的石头带回了日本。而当时有文化的人也觉得这种石头就是水晶,没有太多的价值。“所以5毛钱就可以买走一颗小指头粗,没有任何瑕疵和杂质的石头;1块钱就能买一根大指头粗的石头。” 而随后一家东南亚的公司进入怒江,他们赶着马队进入贡山,马背上驮着怒族和独龙族最缺乏的面条,他们在贡山县城拉起摊子,在地上放上矿石标本,鼓励人们去寻找这种石头。1把面条可以换一小捧石头,而最多是10把面条可以换上公斤重的石头。这家公司用面条换走了将近两脸盆碧玺。 兰慧明的父亲是搞地质勘探的,家里放着很多矿石标本,儿时的兰慧明已经可以分辨铜、铁、铅锌等矿石标本,而其中有一种叫做硅酸盐矿的标本一直以来都是兰慧明最喜欢的东西,父亲把这种东西叫做电气石。这种晶莹剔透,带着色彩的石头在阳光下会发出美轮美奂的光彩。 资料显示,电气石最早发现于斯里兰卡,并被命名为“托玛琳”,英文名为“Tourmaline”,意为“红玉骨绥”、“混合宝石”。这种天然硅酸盐类矿物是火山爆发后形成的一种天然生化陶瓷,是一种宝贵的矿物资源。在年,居里家族揭开了这种宝石的秘密,即:Tourmaline晶体两端都带有正、负电核,表面流动着0.06mA的微电流,因此就有了“电气石”这个学名。 还是小孩的兰慧明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一些关于电气石的知识,他知道这种奇怪的石头是珍贵的矿产资源,但是却没有记住那些收购石头的人,更不知道他们会把这些石头用去干什么?这些石头到底值多少钱? 熟悉的石头陌生的价格 兰慧明不会知道其中的原因,也没有人会告诉他这其中的玄机;不必理会,继续上学。 上世纪90年代末考上大学后,兰慧明第一次深度接触了外面的世界,他首先意识到对于文明社会来说,怒江就是人类的过去,而这些生活在工业文明之中的人们对那些原始的向往,就像怒江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一样。兰慧明每年放假回家都要做一件事情,就是下乡收购野牛角、盘羊角、熊牙,还有捕猎用的弓弩等等,这些在怒江司空见惯的东西到了昆明以后,价格可以翻几番。 “现在说起来不是很光彩了,但是当时是学生,什么都不顾。”就在上大学的4年时间里,兰慧明通过倒卖怒江的山货赚得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毕业时他的存折上有2万元。 回老家贡山县,揣着2万元的兰慧明从来没有想过要考公务员,他一心想做生意,他知道,他只要在原始的怒江和外面的世界之间做一个媒介,就可以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但是在父母的高压下,他还是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最终成为了旅游局一名工作人员。 一切似乎都要归于安静了,兰慧明应该规规矩矩当好干部,结婚生子,在这个小县城里安度一生。高黎贡山和碧落雪山上长着品种繁多的兰花,兰慧明种起了兰花,在兰花价格最夸张的几年里,兰慧明赚了个盆丰钵满,90万元揣在了身上。 就在兰慧明专心种兰花时,收购电器石的人越来越多,石头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尽管价格已经从最高不超过10把面条,变成了30万到60万元一公斤,但这还是未能阻挡外来人的收购热情。丽江人、大理人……到处的人都开始进入怒江,他们在地上放着电气石标本。 年,兰慧明到美国学习大峡谷旅游开发,在那里他见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石头。“熟悉的是这种石头本身,因为他从小就认识这种石头;不熟悉的是价格,这些石头的价格简直是天价。”兰慧明说,他后来在东京看到了大量标明来自中国怒江的碧玺石放在名店里卖,价格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回到贡山,兰慧明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资料。这时他才知道,宝石级的电气石被中国人称为“碧玺”。公元年唐太宗西征时得到了这种宝石,并将它做成印章。从此,这种宝石在中国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碧玺,碧玺从此成为了皇家贵族的收藏品。清代,由于慈禧太后喜欢红绿渐变的西瓜碧玺,在其死后,随葬品中便有一块重达.23克的碧玺莲花雕件,时价75万两银子。早在16世纪初,碧玺就与钻石、红宝石一样受到珍视。 在兰花的泡沫破灭之前,兰慧明已经开始收购电气石,他把在兰花上赚到的几十万元全部投入到了这电气石的收购,看上去像个票友,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直到去年,一家碧玺专卖行突然在六库开张,里面成千上万的碧玺首饰、挂件,还有价值几百万的原矿,如此大规模的碧玺专卖店在国内罕见,兰慧明一举成为了国内最具实力的碧玺商。 寻宝记 从六库出发,经过石月亮、福贡,然后到达贡山,然后进入独龙江,从孔目到巴坡,再从马库到达41号界碑,我们一路寻找传说中的碧玺,但始终未能见到碧玺原矿。“从六库出来,其实一路都有碧玺矿线,但是现在这些地方早就被国家查封了,不允许开采。”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多数碧玺是因为岩石崩裂,或者随着泥石流冲出来的,村民只需要去捡拾就可以得到,但是随着收购的人越来越多,几乎不可能在露天处捡到碧玺了。 兰慧明刚开始收购碧玺时,碧玺已经在怒江形成了一条地下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中有线人、小老板、大老板,而刚刚入行的兰慧明第一单生意就亏了元。“我听说有一根绿色的碧玺,很大的一颗,我赶紧跑过去,花了块把它买下来。”兰慧明心中暗喜,这回发达了,这么大的碧玺只花了块,但等他把这块碧玺拿到县城同行那里去展示的时候才知道,他上当了。 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人用竹片做成六边形模具,然后将烧化的玻璃倒入模具中,就做出了这样一根假碧玺。竹片上的纹路和原矿上的纹路特别像,没有经验的人很容易上当。兰慧明说,至今仍有很多人在玩这种把戏,但他是不会再上当了。“5米开外我就能看出这块碧玺的真伪。”兰慧明很自信。 在石月亮乡,路边的小店里,我们看到了这种用玻璃做成的碧玺。但老板见这群人看出了问题,就直接说这是一根假碧玺,而另外一根品质极差,不足3克拉的碧玺她要价元。 兰慧明说,如今仍然有一些村民在偷偷开采碧玺,他们主要是先寻找碧玺伴生矿,然后用炸药炸开。“但是这种开采方式很容易破坏碧玺的原装,很多拿到只是一些碎片。”兰慧明在多年的收藏中建立了一支线人队伍,这些线人去寻找村民家里的碧玺,然后转卖给兰慧明。 如今他不用再到乡下去收购碧玺了,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收购网络,线人遍布在怒江各地,一旦有了好东西首先就会通知他。在缅甸边境最后一个村委会的杨书记就是兰慧明的线人,杨书记将房子修建在缅甸人进入独龙江的必经之路上,在这里,他可以把缅甸人带进来的碧玺和山货一并收购,然后通知兰慧明。当然也有例外,他有时也不通知兰慧明。 “前段时间他还卖了一块石头给台湾人,10几万呢!”当地村民都知道他在做碧玺生意,几乎没有人见过他手里的碧玺,只看到他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卖掉那块10多万元的碧玺后,他带着一家人到北京、上海旅游了一趟。 我们徒步进村时,杨书记正好到外面办事,所以没能见到他。但是听到了很多他的事情。“他有专门的队伍,都是信得过的人,矿在什么地方只有他自己知道,到一定的时候,他就会带上他的亲信一起出去,几天后回来手里就有东西了。”一村民告诉记者。 但兰慧明不会在意,他知道,总有一部分东西会落入别人的手里,不可能全部被他垄断。“但最好的还是在我手上,人家都会告诉我什么地方有好东西,因为线索费给得高。” 就在兰慧明的母亲责备儿子将辛苦挣来的钱花在一堆石头上时,碧玺的价格好像坐上了火箭一样猛涨起来。“我妈现在佩服我的眼力了,我不但没有亏本,现在可以说在碧玺届,已经是老大了。” 兰慧明聊他收购碧玺的故事就眉飞色舞:一个缅甸人从密支那过来,在路上找到了一块很大的碧玺,加上小块的有一大堆,其要价是10件啤酒、10件雨衣、4条小红河,兰慧明一口就答应了,到了商店里,缅甸人一直在看一套迷彩服,兰慧明二话没说又给他加了一套衣服。“估计他当时也觉得这价钱不错,不过我也觉得这价钱不错。后来我把其中一块不算很好的石头打磨后卖出去,得到了7万元。”兰慧明说。 飞涨的价格 当然,碧玺虽然很早就被中国宫廷所收藏,但是由于其产量比钻石、红宝石高,在10大宝石中,碧玺的价格与其观赏价值一直难成正比。根据故宫史料记载,仅是从庚子事变年到慈禧归天年这8年间,慈禧太后几乎每年都让宫廷造办处到美国圣地亚哥采购几吨各色碧玺,其中尤以粉红色碧玺居多。可以说慈禧所用的数量十分庞大的碧玺几乎全从美国加州进口。 虽然慈禧太后喜欢红绿渐变的西瓜碧玺,但是碧玺并没有像翡翠那样,很快在中国流传开来,也未被上流社会普遍接受。只有个体特别大的才具备收藏价值。 直到年,一支由HeitorBarbosa率领的宝石探勘团队,于巴西东北方之帕拉依巴省发现了一种具有鲜艳土耳其石蓝的碧玺。这宝石的鲜艳蓝绿色闪耀出电光石火般的霓光立刻引起了当时宝石界的轰动。而在年中,宝石探勘团队亦相继于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发现帕拉依巴碧玺的新矿脉。这样的发现致使宝石界最具名望的LMHC(实验室资料协调委员会)于年,宣布这种从巴西、莫桑比克及尼日利亚开采出来含铜的碧玺,正式定名为帕拉依巴。 碧玺一举跃升为全球10大宝石,这种含铜的碧玺虽然个体不大,但是很快得到了国际珠宝市场的认可,在帕拉依巴碧玺的拉动下,全球碧玺价格开始猛涨。“过去是按照每克来计算价格的,现在和钻石一样了,是按照克拉来论价的。” 兰慧明说,虽然怒江所产的碧玺并不含铜,但是怒江产碧玺杂质少,火彩好,所以同样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 11月28日中午,兰慧明提着一个并不起眼的包,在贡山一家茶室要了间包房,“哗啦啦”一堆经过打磨,色彩艳丽的宝石滚落在木质茶几上。 宝石被兰慧明按照颜色、大小和品质的不同分类装在不同的盒子里,其中最小的价格也在元左右一颗,而其中两个最大的,价格都在10万元以上。“我收购了9年,在开店之前我几乎一颗宝石没有买过。”兰慧明说,这些年他一直在投入,将自己收购的碧玺送到泰国进行打磨,找品牌商进行设计,他从一开始就打算做品牌,而不仅仅是一个原材料提供商。 “我收购这些石头可能就是几十块钱一颗,有的甚至更低,但是我卖给你们几千块一颗你们一点也不亏 。”兰慧明那个不起眼的手包里装着上千万的碧玺,这些晶莹剔透的石头正在为他创造着无限的财富。而他也希望碧玺能给怒江带来更多的游客,因为在怒江不仅仅有碧玺,还有海蓝宝、红宝石等等。 当然,随着发展这里不可能再出现用面条换碧玺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够幸运的话,你可以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碧玺。“碧玺颜色有上百种,有的很昂贵,有的则不值钱,而且现在正在形成一套碧玺的鉴定和收藏体系,而过去一直是用钻石的标准来进行鉴定的。”兰慧明说。 碧玺之路 进入怒江大峡谷,其实就已经进入了碧玺的产地,从六库出发,到福贡县、贡山县,再往独龙江,然后从41号界碑往西进入缅甸,在这片层层叠叠的山谷中都能找到碧玺矿点。如果你在20年前知道碧玺为何物,知道碧玺今天的价值,而且知道怒江有碧玺的话,你可以花几块钱买到今天价值百万的碧玺。 中国最早发现碧玺的地方是新疆,但由于皇家对碧玺的特别偏好,至今在那里已经很难找到很有收藏价值的宝石,而怒江的碧玺是上世纪80年代被日本人发现,虽然现在不再像过去可以在泥石流体中轻易找到这种石头,但这里仍然是获得碧玺最佳的地方。 多彩之石 让人垂涎 彩色的石头,在20年前,它的观赏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收藏价值,但当我们懂得去欣赏它的时候,你必须花相应的钱才能拥有。怒江总是比现代社会慢,而且慢很多;所以留住了美丽的风光,让人们惊叹;因为慢,所以留下了奇特的人文让人们咋舌;因为慢所以留下了多彩的石头让人垂涎。 扫一扫,获取更多彩宝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