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这里居住着以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民,其中怒族和有着“太古上民”之称的独龙族,是这里独有的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形态、文化形态,语言和文字也自成一脉。这里或许不若江南富庶,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与世隔绝的村落田园风光亦是无可取代的。 怒江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人神共居的天上人间丙中洛,以及与世隔绝的太古上民居住地——独龙江乡。下面小编就详细为大家介绍这两个最美古村落的旅行攻略。 ●推荐旅行最佳季节:秋天。秋天的怒江峡谷山很美,水很美,而且气候比较稳定。 ●出行路线: 1.昆明→福贡/六库→贡山→丙中洛→独龙江乡 从昆明到福贡的票价为元/人,到六库则是元/人;福贡到贡山票价为40元/人,坐班车或者小车都行,价格差不多,从六库到贡山一般是35元/人。接下来从贡山到丙中洛的车费则是12元/人。 2.昆明→福贡/六库→贡山→独龙江乡→丙中洛 从独龙江到丙中洛,一般驴友都选择徒步,徒步路线为:孔当(独龙江乡)→献九当→迪兰→龙元→迪政当→雄当→木当→伊赛腊卡垭口→勒巴尔牧场→勒强腊卡山垭口→金独→扎恩→丙中洛。 3.从独龙江乡到丙中洛,或者从丙中洛到独龙江乡,如果坐车的话,车费一般60元/人,自驾一定要备好越野车,这段道路非常烂,一般小型车辆难以通过,必损无疑。 ●天上人间——丙中洛乡 丙中洛乡以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宗教赋予的山水神性而著称,有着“人神共居的人间仙境”之誉。因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相信,每座山、每片水、每个石头、每棵数、每条菁沟,都有着自己的神灵,相信神灵与自然的丙中洛多民族居民们和谐相处、团结友爱,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可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若心中对桃源有所向往,不过如此。 同时,丙中洛境内还有目前世上唯一还“活着”的茶马古道,今天的云南,茶马古道早已被现代交通工具和道路所取代,唯有丙中洛通往藏东南地区的马帮队今天仍在古道上穿行。 ◇门票:元/人,教师、学生凭证半价。 ◇景点:桃花岛、石门关、怒江第一湾、“活着”的茶马古道等、白汉洛教堂、重丁教堂、石月亮等。 ◇住宿:只要不是节假日,一般的宾馆住宿价格在几十块到一两百之间。 ◇村落:扎那桶村、秋那桶村、雾里村、知子罗村、坎桶村。 ◇方式:徒步 桃花岛 桃花岛其实就是扎那桶村,村民们每年农历二月初十桃花盛放时,都会过“桃花节”,这天村民们种植桃树,用荞面、稻草和竹子做成一个桃花神,念经仪式后,和祭品一起投入江中,祈求不再被大水肆掠,每年三四五月时到这里都可以看到满山满坡的妩媚桃花在无边春色中盛放,煞是壮观美丽。 石月亮 石月亮被称作傈僳族之根,传说这里是傈僳族人的发祥地,它是一个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深百米,宽约40余米,高60米左右,沿着怒江北上,百里之外,就可看到这个透着白云蓝天的石洞了。 怒江第一湾与坎桶村 怒江第一湾位于前往丙中洛的途中,日丹村附近。怒江流经附近时遭遇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无奈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这个大湾就是怒江第一湾。 坎桶村就在怒江第一湾边上,湾上有一个平坦开阔的台地,高出怒江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景色开阔而美丽,坎桶村就建在这个小台地上,每到农闲季节或节假日,人们便到这里泛舟过溜,对歌起舞,好一个热闹时节。 石门关 在丙中落台地的北端,是一路夹江而行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两座绝壁从江边拔地而起,直冲霄汉,形成一道多米高近米宽的巨大石门,怒江从石门中喷涌而出,奔泻而下,当地人称它为南礼墙,又根据地形地貌,取了个很形象的名字——石门关。这里为进出滇藏必经之路。 白汉洛教堂 重丁教堂 这两座教堂都是法国传教士任安守为传教而修建的。白汉洛教堂位于白汉洛村,这里曾发生过著名的“白汉洛案”,而任安守就葬在重丁教堂旁。或许相比那些著名的大教堂,这两座教堂少了那份宏伟与辉煌,但这是一个从远洋跋山涉水而来,真心诚意传教的人,带着信仰修建的地方,不说别的,这份心意也值得我们敬佩万分。 “活着”的茶马古道 在城市建设发达的今天,云南境内的茶马古道基本都已荒废,只留些许以及供人遐想当日商旅马帮们来往的达达马蹄声,唯独丙中洛通往藏东南地区的马帮队今天仍在古道上穿行,这条活着的茶马古道始于丙中洛,沿峡谷溯怒江北上,通往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察瓦龙乡政府所在地扎那,既是滇藏古驿道,也是今天察瓦龙沟通外界唯一常年通行无阻的道路,沿途经过石门关、那恰洛峡谷等景点,蹄印斑驳,马蹄声声,空谷传响,古意盎然。 雾里村 雾里村就在茶马古道边,要进村,得走上一里多的古道,入口从山壁的壁上凿开,约一米多宽。村庄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山上树木葱茏云雾缭绕,村子里人家并不多,安静得很,隐隐约约地在雾间若隐若现,恬静而优美。 秋那桶村 秋那桶村也是一个以优美的田园风光著称的小小村落,在丙中洛的最北端,不多的几户人家散落于山谷中的平地上,加与世隔绝,更加安静恬美,得到无数人的赞美。从这里再往前走,经过一段没有人烟的地带,就可以进入西藏了,这里是怒江的终点。 知子罗村 知子罗村位于福至六库的路途中,属于福贡县了。这是一个废城,曾是怒江州的首府,叫做碧江,后来县城撤销,由知子罗村委会接管至今,如今就叫知子罗村,只有人左右在此生活。不远处有一个叫老姆登的教堂,也是法国传教士所建。 溜索 怒江峡谷交通不便,溜索与人马吊桥是过去主要的过江道路,惊险万分,若没有足够的体质与勇气,是无法溜索的。 ●太古遗风——独龙江乡 独龙江乡因这里居住着有着“太古上民”之称的独龙族而广为人知,因此与其说说它“古”,不如说它“原始”,更恰当一些。这种原始生存形态得以保留的最大原因是交通不便,从前的独龙江地区通往外界只有一条简易的人马驿道,而这条驿道每年至少有半年以上都处于大雪封山的状态,难以与外界接轨。现在虽状况有所改善,但交通与经济的艰苦依然非一般城市长大的人所能想象,它最大的财富是世代承袭的文化脉络与天赐奇险。 而由于与外界逐渐接轨,过往风俗正在淡化,现存的纹面女已经只剩一些老人,即将消失于世,人们千山万水地赶来,或许只为了在它消失前做一次亲眼见证者。 ◇景点:独龙江峡谷、溜索、纹面习俗等。 ◇住宿:由于独龙江乡交通条件比较艰难,各方面比较落后,因此这里住宿环境一般,价格也很便宜,几十块就可以住宿一晚。 ◇最佳旅行方式:徒步 ◇注意事项:1.独龙江乡属于峡谷地带,海拔也较高,峡谷昼夜温差极大,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准备;2.准备好质量过关的登山鞋,那里路很不好,高跟鞋什么的就算了吧;3.有人又想给纹面老人拍照,又吝啬于出钱,其实这种风俗已经逐渐式微,而且独龙江乡生活条件艰苦,既然几千块的旅行花销都舍得了,少一些无谓的消费就可以把钱省出来了,这不算敲诈,哪怕只是出于对文化的尊重,这点小钱也不该吝啬。 即将消失于世的纹面习俗 独龙江天赐奇险 本文转自享受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