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地处怒江大峡谷腹地,峭壁耸立,江水汹涌,素有“石月秘境峡谷福地”的美誉,这里民风淳朴,民族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怒江特色歌舞演出9月8日,在福贡县上帕镇腊竹底村文化传习点二层的活态传承展演场地,《牵俄》《转身舞》《果广麦兰》《比洛呦》《刮克》等富有怒江特色的少数民族歌舞轮番上演。舞台下,县城家喻户晓的“阿车老师”用欣赏的目光观看着学员们的表演,他就是国家一级演员,琵琶、笛哩图制作非遗传承人车四恒。演出最后,他也加入其中,与大家共舞,一起感受热情奔放的傈僳族歌舞的魅力。“阿车老师”车四恒据了解,车四恒曾担任福贡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队长。多年来,他经常到村里免费教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文艺骨干。“作为一名演员,我要把民族文化传承给年轻人,让我们的福贡文化一直传承下去。”他说。当天的表演者杨文芳从年起就跟随车四恒学习。如今她已从实习生成长为幼儿园老师,下班后她就会来传习点学习。“我跟着车老师学习了民间的歌舞和乐器,比如笛哩图和口弦。他就像父亲一样,很随和。”杨文芳说。在车四恒带动下,杨文芳也在积极传播民族文化,她把车四恒的歌舞作品播放给孩子们听,就是希望更多小朋友能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据了解,传习点负责人崔欢月研究傈僳族文化多年,她希望将传习点作为傈僳族文化传承和对外交流的窗口。除了搭建活态传承展演场地,她还将传习点一层设置为山地傈僳族农耕文化生产生活实物展厅,展示她从全州各地收集整理来的傈僳族老物件余件。博友叶展示口弦制作技艺同时,传习点还招揽了一批非遗传承人现身展示技艺,让傈僳族歌舞、民俗文化、民族乐器制作等非遗在传习点有了活态传承的舞台。当天,口弦制作传承人博友叶、织布技艺传承人都付迪就为大家展示了他们的绝技绝活。据介绍,福贡县已挂牌傈僳族“期奔”演奏传习点31个,怒族“达比亚”舞传习点8个,创作出一批脍炙人口、深受群众喜爱的新作品,让非遗焕发出全新生命力。全县公共文化总分馆制的建设已完成,共建立2个总馆、10个分馆、66个村(社区)服务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文化惠民普及到每一个乡镇、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村落,真正实现了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光明网记者邱晓琴)来源:光明网
|
------分隔线----------------------------
- 最新文章
-
- 基层法院福贡县人民法院开展政法队伍教
- 多彩民族有多彩怒江峡谷深处热情奔放的
- 天气大变脸周末云南降温又降雨,大风
- 奔走在峡谷深处的教授扶贫队央广网
- 奔走在峡谷深处的教授扶贫队央广网
- 完工,泸水福贡贡山交通条件将大
- 怒江福贡1217,晴,420,西
- 怒江福贡1219,晴,221,西
- 怒江福贡123,小雨,515,西
- 怒江福贡1228,多云,418,
- 怒江福贡319,晴,1231,西
- 怒江福贡218,晴,319,西风
- 怒江福贡326,多云,1120,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