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QQ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40.html

22年,很漫长,22年,又如白驹过隙,有一种坚持,叫责任担当,有一种奉献,叫大爱无私。多年来,那些倾注了真情的帮扶已不分大小、前后,都铭刻在了福贡县马吉乡的山水间,人心里。

年,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怒江州福贡县马吉乡结成帮扶对子,一段跨世纪的情愫,就此拉开序幕。到今年,已经是第22个年头。22年来,云报集团切实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举全集团之力扎实推进挂包帮扶马吉乡马吉米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马吉米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陆余强:“马吉米有九名驻村工作队队员是。有一名队员是福贡县自然资源局下派的,其他八名是云南报业集团的。平时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这项工作。特别是从产业,还有群众的生活、易地搬迁住房的问题等等各个方面开展工作的。”

■■■■■

福贡县马吉乡山高地险,近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帮扶责任人成浩一行到马吉米村木克基小组进行入户走访,在返回途中,由于路况较差加上雨天路面泥泞湿滑发生意外。成浩不慎滑倒受伤,疼痛难忍、动弹不得。因为木克基小组至今未通路,到山下需要步行两个小时。面对这样的情形,随行的驻村工作队员立刻联系了小组村医杨兴邓,对伤情进行确认。接到电话时,杨兴邓和妻子还在山头的草果地里干活。得知消息后,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中,把相关的急救物品带上,赶往出事地点。经过杨兴邓初步诊断后,得出结论是脚踝脱臼,他当即对伤者的受伤部位进行了复位和止痛处理。经过简单的包扎,成浩的身体明显有了好转。由于年纪稍大,不排除可能造成其他伤害,医院进一步确认伤情。如何把伤者安全平稳地送下山,成为了一道摆在大家眼前的难题.....

为了让帮扶人成浩得到最好的治疗,木克基小组的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用竹子和木板编制成简易的担架,准备将他送下山,再转移到县城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下山的路很窄很滑,经常到木克基小组开展工作的驻村工作队员,轻装上阵都要走将近一个半小时。当时村民们抬着担架,没有休息和替换,仅用了四十多分钟就将受伤的成浩送到了山下公路边,为进一步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一路上,受伤的成浩一直在自责,因为自己的疏忽,给大家添了麻烦,让乡亲们大老远跑来抬自己下山。村民表示是担心他受伤的脚真心过来帮忙的。

在前来帮忙的村民中,最年长的一位有50多岁。大家将伤者安全送到路边后就立刻启程回家了,但他们记挂着成浩的伤势,一直都打电话关心、询问成浩的伤势。

医院诊断,成浩右侧胫骨内踝骨折,右侧腓骨外踝骨折,由于伤势比较严重,要转至昆明进行治疗。

想到白天不辞辛苦帮助过自己的老乡们,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成浩表示要捐赠给木克基小组两副担架。

22年的真情坚守,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用真心赢得了信任,用真情凝聚了力量。年定点帮扶马吉米村,集团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展精准扶贫,干部联系群众开展“一对一”帮扶。四年来,马吉米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产业得到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密。患难见真情,只有真心付出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相待。在决战决胜马吉米村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倾情帮扶、干群合力,携手脱贫致富奔小康。

往期回顾 

福贡县召开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福贡达普洛村,春茶采摘忙

福贡县非公经济抗击新型肺炎疫情捐赠爱心榜

编 辑:张 盟 少友叶

责 编:何 剑

监 审:张学坤

终 审:杨致远

投稿联系:福贡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

联系

      

投稿邮箱:fgxrmt

.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