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是世界上少见的地质奇观。 这里有神秘、险奇、原始、古朴、世界长度第三的怒江大峡谷。 这里有与世隔绝的原始村落。 这里有占总人口的86%的傈僳、独龙、怒、汉、白、彝、普米、纳西、藏、景颇等21个民族,是傈僳族的最大聚居地,更是怒族和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地。 这里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族风情。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等各宗教并存,没有民族、宗教、国籍之分。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成为了探索人文历史的宝库。 这里至今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原始自然风貌,可以探寻地球和生命最古老的记忆。 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 它就是怒江,云南最后一片秘境。 怒江源自唐古拉山,经云南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奔腾公里流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怒江在云南境内有公里,从海拨多米的高黎贡山和海拔多米的碧罗雪山之间一泻千里,形成了著名的怒江大峡谷,全长公里。仅次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及美国西南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深度为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米。在峡谷中,江水奔腾,山谷幽深,危崖耸立。遗世独立着如老姆登、丙中洛、秋那桶、雾里村等众多原始古朴、与世隔绝的村落,是每个到怒江的人都向往的地方。随着美丽公路的建成使用,这片秘境已向世人敞开了怀抱。 高山峡谷和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山地气候,形成了大峡谷内奇异的风貌,怒江的两岸更是有着无数的风景:老虎跳、飞来石、石月亮、怒江第一湾、桃花岛,以及散落的原始村落,绝美的田园风光和郁郁葱葱原始森林。还有古老的渡江交通工具溜索,让神秘的峡谷更添原始和生气。 9月底的横断山脉秋意渐浓,高山大江异常壮美。自驾游第三天,我们从六库沿怒江北上,最先看到的是“登埂温泉”。沿江一线有诸多天然温泉从江边石缝中溢出,水温大约在50℃—70℃之间,是绝佳的天然温泉。 我的右边池中水温70度,没人敢下去。 温泉溢出口。 离登埂温泉约40分钟车程,便来到了怒江天险“老虎跳”。怒江江面在这里仅约20米左右,两岸峰峦重叠,怪石林立,峭壁如削,江中有一块2米见方的巨石横卧江心,将汹涌的江水分割为两股湍流,江水从巨石两侧奔腾而下,浪花飞溅,惊涛拍岸。 老虎跳即老虎跳峡谷之意,据说虎跳石上面还有老虎的脚印,是当初老虎为了追求完美的爱情跃过怒江时留下的。 老虎跳还是传说中傈僳族虎氏族的发源地,相传很久以前,江东面的碧罗雪山上住着以打猎捕鱼为生的父女俩。女孩聪明美丽,仁慈善良。江西面的高黎贡山上有一只老虎,是一位受魔法诅咒的王子变成的,爱上了江东的女孩。女孩也同情老虎的遭遇。然而滚滚怒江水隔断了他们。老虎为了追求爱情,沿着江走了三天三夜,终于在此找到一块可以支撑的江心岩石,奋不顾身地跳到江心的岩石上,再奋力跳到对岸,来到女孩的身边。天神见状,解除了老虎身上的魔法,恢复了王子的原形。从此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成为了傈僳族虎氏族的祖先。每到虎年虎日,虎氏族的长老、头人都要组织对老虎的祭拜。 岸边的花藤交织成的造型像是受魔法诅咒的王子变成的老虎。 金色沙滩景点。怒江在此突然变得很开阔,形成了一个弧形的港湾,浑黄的怒江水在阳光下照耀下定会美如海湾金沙。只可惜今天没有太阳,无法见证。 来个标志性动作:啊,怒江! 进入福贡县匹河乡,第一次遇到检查站,查驾驶证,行驶证,随行人员身份证。顺便问了下“飞来石”在哪,被告知就在过检查站20米处,这才注意到检查站旁边就是福贡民族中学。 见到了传说中高近7米,直径近5米的“飞来石”,脑海里幻演着那晚惊心动魄的场景。 飞来石传奇:一天夜里,二声巨响,天外飞来巨石,弹落于民族中学教师宿舍四十多平米院内的磐石之上,无迹可循,落下之妙,宛如人工安放,宿舍内的十几位教师毫发无损,堪称传奇。有人说此石是院内母石(磐石)引来的公石,因此称它为“夫妻石”。 看过“飞来石”,我们慕名前往怒族最美村寨,位于匹河乡的老姆登村和相隔约5公里的记忆之城—知子罗。在老姆登村的姐妹花客栈,我们在美景、美食、美酒、美声中度过了一个快乐而难忘的夜晚。 第二天,饱览了老姆登村和高黎雪山的晨景后继续沿着大峡谷北上。 行走在峡谷深处,山险岭峻,滩高水急,处处为景,段段是画。恰逢雨后云雾缥缈,更是把群山峻岭装点得分外迷人。 在怒江,桥是过江的主要交通,有许多不同造型的桥。据介绍,在江面狭窄的地方,有着奇特的人马吊桥,它用两根钢缆拴在两岸的水泥柱桩上,作为桥梁兼扶手,两绑几根细藤篾兼作栏杆,用两块木板并列在一起作为桥面,人们过桥时,两手辅助藤条或钢缆晃晃悠悠战战兢兢走在木板上脚下江水奔腾波浪涛涛。溜索是最原始的渡江交通工具,现在已成为游客热衷的体验项目。 怒江边的悬崖村 石月亮是高黎贡山上的一个奇特景象,在福贡县境内海拔米--米之间的山颠中,有一个天然大理岩溶蚀而成的深洞穿透整个山体。深洞呈椭圆型,从远处眺望恰似一轮明月高高悬挂于山林峰海之中,与天空连接为一体,据说此奇观在二战期间驼峰航线上的美军飞行员曾将它作为导航的标志。 石月亮是傈僳族公认的发源地,至今仍有全球各地的傈僳族不断前来寻根访祖。 出福贡县城不久,便来到了石月亮观景台。 只可惜浓雾缠绕,难见石月亮真容,只得抱憾离去。于是乎车在怒江边走,却不见石月亮在山天边移。脑海里便闪现出那首歌:月亮走,我也走。让歌曲中温馨浪漫的画面舒缓一下失落的心情。 离开石月亮,直奔怒江大峡谷最深地段贡山。贡山县丙中洛乡是怒江峡谷深处的一片极美之地,也是怒江峡谷旅游的最终目的地。 过贡山县城十多公里后,山坡上出现了起伏的绿色田园,与之前在峡谷中沿途所见的景象有很大的差别。 ?因攻略中介绍在到达怒江第一湾前,必须先经过丙中洛景区的门票站,可不知为何,始终没有见到所谓的景区门票站,导致我们一路狂奔,差点错过了怒江第一湾景点。 怒江从西藏入云南,从那恰洛峡谷奔腾而出,在丙中洛乡往南三公里左右的地方被绝壁和大山阻挡,来了一个近乎度的大转弯,形成了媲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怒江第一湾。 离开怒江第一湾的景观台,继续向前约3公里,豁然开阔起来,丙中洛乡展现在了眼前。 这块"丙中洛"石碑竖立在半山坡上,此处是观赏怒江第二湾的最佳制高点。与第一湾不同的是:第二湾环绕着一个美丽村寨,扎那桶村,并有桥与岛外相连。村寨的周围生长着众多的桃花树,每至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又称"桃花岛"。 丙中洛境内有国家级4A景点三处,怒江第一湾、石门关和丙中洛田园风光。有多种宗教长期并存,保持着人神共居的古老传统,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 丙中洛乡的秋那桶峡谷,也叫那恰洛峡谷,是整个怒江大峡谷的精华部分,离乡里不到20公里。 年,丙中洛因一部《德拉姆》而被世人所知,影片主要在丙中洛到察瓦龙这一段路拍的,这部纪录片的出现让很多人知道了这个祖国边陲的美好村落,马帮、教士、村民、老妪、教师等被访者不经意间展现了生命的壮美,令人神往。 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下,怒江峡谷中,田园、村寨、古道,听起来如瓷器、丝绸这般传统中国味道的地方,蓦然惊现“教堂”这种域外文化元素的混搭,实在是值得我们好好探寻一下。 而走进怒江,穿越峡谷,沿着马蹄印走进茶马古道,走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雾里村……探秘怒江大峡谷,找寻被遗忘的文明,就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豆一王攒下年的第一桶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