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www.mxxshi.com/ 鲁掌镇地处高黎贡山东坡,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所辖镇,距市区(六库镇)约30公里。“鲁掌”源自彝语,“鲁”为龙,“掌”为粮,意即“龙王恩赐粮食的地方”。清代乾隆十七年(公元年)为加强边疆管理,在今泸水市境内的怒江两岸以原土司旧域,设立“土千总”建置:怒江东岸为六库、老窝土千总,隶大理府云龙州;西岸为鲁掌、登埂土千总,属永昌府保山县。民国二年(年),废除土千总建置,遂将怒江两岸辖地合并设立“泸水行政委员会”,公署初治六库,次年(年)迁鲁掌,隶之腾越道。年云南省政府在边疆一线设立“殖边督办”,泸水亦辖。年改置为“泸水设治局”,年正式设县,仍驻治鲁掌。从年到年,鲁掌一直作为泸水政区治所长达90年。 山脊坡台上的鲁掌镇全貌 既然作为长达90年的县域治所驻地,那么相关行政机构、城市功能遗存则必不可少,适宜深度行走探寻。 位于鲁掌镇西侧的养老院,其旧址是原“泸水县政府”所在地。如今县府老房早已拆迁,除了点位,看不出任何曾作为县域中枢机关的痕迹了。 附廓在鲁掌镇的自然村落,依坡屯筑,梯层错落。农户门前晾晒的玉米,可作为优质饲料使用。 一条贯穿鲁掌镇的主街道,彰显出了这座老县城并不久远的年代感。近处拐角端的4层楼房,应是县城内某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住宅楼,带有一种青砖垒砌下的建筑气质。 这条主街道原来是泸水县城的商业中心,右侧长形建筑是当年的县百货大楼,后成供销社,目前仅为一家小型便利商店。门口有两位老年人在闲聊着生活。过往的繁华,已在记忆中根植。 这条街应是老县城里的“金融与商务中心”—即按照当前CBD式潮流功能定位。街道两侧集中了税务、财政、银行、通讯等几处机构旧址。 位于这条街上的“泸水县邮政局”旧址大门。后来所挂的电信局牌子也未被摘取。泸水县虽然是年才搬离鲁掌,但因所处偏远山地,交通不便。城区拓展更显不易,以至于这几十年来并未有太大发展,整个老城风貌看起来仍旧是八十年代的感觉。 泸水县工人俱乐部大楼旧址。鲁掌作为县治时,这里拥有“农具、五金、木器、建材、砖瓦”等工厂,产业工人也大量聚集在此工作与生活,俱乐部便是他们年代最主要的休闲活动场所。 泸水县新华书店旧址,曾经的文化科普场所。 位于老县城中心的蓝球场,当年作为集会、比赛、演出等大型活动的外部场所。而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鲁掌镇的地势落差。在地图上所标注的鲁掌镇,块状框架格局,道路体系在山腰间呈不规则盘绕分布。 篮球场旁边的足球场,都是县城里的体育服务设施,服务全民锻炼需求。站在足球场中央,仰望天空,环视老城,如同也深处城市森林,特别是还带有山地立体感。 某版年的泸水县行政区划图。按图背景所骥,怒江州府已在六年前(年)由碧江县知子罗(今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搬迁到了怒江东岸的泸水县六库镇,泸水县城仍在鲁掌镇。所以泸水境内就有两幅城区示意图。六库也因州府入驻,虽为“镇”级,但行政地位随之而提高,还作为了这一带城市专名的代指,直到今天(‘六库’的知名度相对要大于‘泸水’)。泸水北邻的碧江县当时尚未撤销,关于那里的概况,将在往期的知子罗专题中再进行介绍。 年初,因山地空间陡峭,对城市发展不利,更不适宜规模化人居条件,泸水县也将治所搬迁到了六库镇,并在镇南赖茂村打造行政新区。由此形成了州、县两级机构同驻一镇的情况(原怒江州设碧江县也是如此),侧面亦反映了怒江州境内空间环境狭小,城建发展困难等现状。年7月,泸水撤县设市。目前泸水市南起上马镇,北至小沙坝村,都作为其城市连片拓展的范围。 这幅地图摘阅自“方舆论坛”,由爱好者“超帆”提供,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