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年,江苏电视台的节目团队走访云南怒江的一个乡村,期间,一位摄影师记录下了一名小女孩利用滑索过河的情景,视频随后上传至网络,迅速被多家媒体转载,视频里的小女孩随即成名,被网友们亲切地将其称为“滑索女孩”。她名叫余燕恰,当时只有8岁,正在读小学。因为她的家和学校被一条河隔开,且河上没有桥,所以余燕恰上学必须依靠滑索穿越河流。17年后的今天,已经25岁的她,她的生活怎样了?这一期的人物特写将带您了解余燕恰的成长经历。 年夏,余燕恰出生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的布施村。她是傈僳族人,这是一个人口仅有76万的小众族群。布施村坐落在滇西北的横断山脉中,位于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地带,村庄被怒江穿流而过。 虽然村庄周围自然风光秀美,但其偏远的地理位置和不便的交通对当地的发展构成了重大障碍。这里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大多数村民依靠耕种为生,许多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导致村里有许多留守儿童。 余燕恰的父母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留在家中耕作。尽管家庭年收入平平,但勉强能够维持一家五口的基本生活。余燕恰还有两个姐姐,从小她们就听村里老人说过,读书能改变命运。 因此,尽管家境贫困,余燕恰还是抱有读书的渴望。 当时的布施村只有一所小学,而且学校正好位于怒江的另一边。 这意味着,余燕恰想要上学,就必须越过怒江。 然而,怒江中间既没有桥梁也无船只可用,村民们于是在两岸架设了绳索作为过河的工具。孩子们在过江时,需要使用滑轮挂在绳索上,并在腰和大腿上绑上尼龙绳,如果是小孩还要在脖子上绑一根绳子,因为小孩体轻,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翻滚。 为了掌握溜索技术,余燕恰经常让妈妈带她练习从这边滑到那边,再从那边滑回来。 余燕恰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独自溜索过江时,心中依然有些发慌。 “江水流动迅速,每次过河都非常紧张,根本不敢往下看。” 不久,余燕恰就能够独自完成溜索过河,成为了村里最年轻的溜索能手。 学会了溜索技能之后,余燕恰终于能够去上小学了。在布腊小学,她是最小的学生,因为其他同龄的孩子由于未能学会溜索技巧,都不得不推迟入学。 每天上学,余燕恰需要早起一个多小时,从山上的家中走到江边,然后溜索到对岸的学校。这一路程总共需要花费1个多小时,其中溜索是最危险的部分。 年4月,江苏省的一位记者戴玲燕与同事来到怒江福贡县马吉乡布施村小学进行采访。采访前,戴玲燕突然听到山谷里的刺耳摩擦声,转头便看到一名小女孩正在溜索过江。 “她溜到半途时突然停了下来,像极了一片在风雨中摇曳的树叶,汹涌的江水几乎触及她的脚尖。由于体重太轻,她只能靠惯性溜到这里,剩下的路程就需要她双手不断攀爬才能到达对岸。” 看到这一幕,记者戴玲燕非常同情,让摄影师拍下了整个过程。回到南京后,她编辑这段视频并上传到网络。 视频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