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3/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近日,远道而来的云南福贡县乡村振兴培训班人员刚刚返程回滇,唯实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又来到东庄村感受红色美丽村庄的文化内涵。这个青浦西片的小村庄,缘何能吸引“远亲”和“近邻”接踵而至呢?东庄村位于青浦区练塘镇南端,村民曹伯祥是青浦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成员,西乡烈士陵园原址坐落于村内,新四军庄前港抗日伏击战也发生于此,村内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东庄村先后创建了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称号,并入选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如果说浓厚的红色底蕴是东庄村的根基,那么对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和转化是红色东庄远近闻名、富有魅力的“秘密武器”。深入挖掘资源,红色文化处处有课堂东庄村以新四军庄前港抗日伏击战遗址等为基础,打造了村史馆、党建广场、农村党支部陈列室等红色载体,始终坚持将红色文化植入理想信念教育,让红色资源成为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党建广场由原村庄闲置空地改建而成,将党建文化与群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红色教育基地由室内向室外、教育模式由相对封闭向对外开放、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教育对象由党员内部向党群一起的“四大转变”,是一处集党员群众宣传教育、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开放式、共享式党建阵地。在党建广场,“冲锋吧,党员”“中医进社区”“科普进社区”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党建活动更有吸引力,红色文化更富时代感。以红色文化为内核,东庄村创新打造“初心红”党建品牌,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党建文化、农旅融合等示范培育,搭建多元化交流平台。针对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练塘镇还精心打造“初心课堂”,通过志愿者用音乐讲述党史,教育引导孩子们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利用村史馆及周边陈云纪念馆、西乡烈士陵园等资源,东庄村组织开展“牢记初心使命、寻访练塘红色之旅”等体验式教学活动,开展多样化的红色教育活动。同时,吸引村内“厨见”等网红企业开展沉浸式体验红色课堂活动,在这里,不用坐在书桌前也能感受到“处处有课堂、时时被熏陶、人人受教育”的红色文化氛围。探索创新实践,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更多元近年来,东庄村积极与陈云纪念馆签订红色乡村研学项目合作协议和城乡结对协议,发布了一条“理论+实践”的研学路线,即陈云纪念馆负责讲述陈云同志的事迹、理论、贡献,东庄村负责实地讲述陈云同志领导小蒸暴动的革命实践,让红色东庄成为了陈云纪念馆的“革命实践分馆”,为村内带来了大批游客。东庄村还积极承办练塘茭白节、“管道昇杯”市民书法大赛等活动,因地制宜发展具有东庄特色的红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让红色文化宣传更多元。村里还想尽办法用好农家书屋、百姓戏台等阵地,大力培养农村宣讲家,让乡村文化人才编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距离东庄村社区活动中心仅百米之遥的“恋塘春乡情体验馆”,每天下午都座无虚席。红色曲目的评弹表演、非遗手作的深入体验等,为红色文化传播增添了丰富的形式。此外,东庄村还从“传承红色文化、振兴乡村风貌、提倡绿色康养”着手,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的精品民宿,有序引导村民开展民宿、文创产业等经营试点,进一步提高东庄的吸引力。东庄村党总支书记孙建强表示,近期他们还将拍摄红色文化短视频等,以更加接地气、年轻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资源多点联动,撬动“红色经济”蓬勃发展近年来,东庄村坚持以“重点打造,串点成线”的思路,加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联动,打造“农村党建+田园风貌+红色研学”模式,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借助与陈云纪念馆合作的红色研学项目,吸引更多人来东庄村开展红色文旅活动,并积极承办练塘茭白节分会场系列活动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具有东庄特色的红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一个个红色景观串珠成链,使东庄村形成了集观光旅游、革命历史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乡村。年,东庄村成立“上海东庄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并与衡山集团合作,引入了民宿产业,节假日经常一房难求。同时,东庄村以万亩粮田为基础,加强与优禾谷“稻鳖共生”生产基地、彭氏菇业“林下经济”种植等项目的对接。亲子打卡地“蘑幻森林”已实现从一产向一、三产联动,周末来这里采蘑菇、抓鱼的人慕名而来,昔日偏远小村庄日渐红火。目前,东庄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已完成,正对标“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的要求,积极推进后续巩固提升工作,不断增强村党组织“造血”功能,建立健全乡村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升红色美丽村庄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