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药治疗白癜风方子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9.html

地处怒江大峡谷腹地的福贡县,两山夹一江的特殊地形地貌,在造就了鬼斧神工般的大峡谷壮美与神奇景色的同时,也给这里留下了群山绵延、地瘠物乏的烙印。山高坡陡、千沟万壑,耕地稀少,有地缺物,曾是福贡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精准扶贫中,福贡县依托林地广、沟箐多、气候温润的优势,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种植模式,精准发展草果种植和草果精加工,在怒江大峡谷沿岸、山坡、沟箐建起一条条绿色长廊,在美化、绿化千重山的同时,打造出一个强县富民新产业。

“不好之地”有了致富果

在傈僳语里,“马吉米”是“不好之地或不好的地方”。马吉乡马吉米村地处高黎贡山山坡,山势几乎垂直分布,平地稀少。以往年,除了包谷、洋芋,村民没有其他产业,世世代代守着贫瘠山地过穷日子。

近年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和马吉乡充分利用马吉米林地多的实际,把草果种植作为产业帮扶的核心,优先发展推广。

趁着晴朗日,桥马嘎小组村民普友博上山加固“草果溜索”。草果采收季节,7条“草果溜索”每天都在满负荷运行,村民们自觉分头维护,不误农事。

只有26户人家的桥马嘎,房前屋后,陡坡沟梁,全是碧绿青翠的草果。曾经承载着贫困记忆的座座陡坡,在新时代华丽转身,变成了绿色“聚宝盆”,昔日靠包谷维持温饱的山里人,有了致富小康的金果果。

“小草果,大能量,它让我们找到不种地也能致富的幸福路。”普友博说,桥马嘎种了余亩草果,年产值达11万,少的人家收入一两万元,多的有十几万。 

“今年价格有所提高,7亩草果卖了3万元。往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村民你友博说起草果给家里带来的收入,满脸喜悦。

初冬,行走马吉米村寨,山腰沟箐,草果飘香、石斛花开;怒江上空,座座桥梁如彩虹般飞跃;山脚下,一排排崭新楼房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不好之地”马吉米,在精准扶贫中绽放新颜,1.4万亩草果扮绿深山坡地,年收入达万元,8个小组全覆盖,村寨美、生态好、产业兴、生活富的美好蓝图已照见现实。

高位推动,规模连片发展

连绵不绝的群山,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只要利用得当,坚持绿色发展,广阔的山地,也是金山银山。

地处中缅边境的亚坪村,曾是一个典型的边境高山贫困村,名群众没有经济收入来源,靠低保维持基本生活。

村民普路恒辛勤劳作,房前屋后到处种上包谷,劳累一年,也就吃个饱饭。五年前,县、乡工作队动员他种草果,还免费给种苗,教技术,说草果能改变贫困面貌。他半信半疑,将10亩地全种上了草果。

“种晚了,早点种的话,我的摩托车早就换成了小汽车了。”普路恒说,包谷种得再好,亩产不过多斤,换成钱也就五六百元,而一亩草果,最低也能收入四五千元。

现在,亚坪草果从最初的8亩发展到1.5万亩,户均每年增收元,曾经的低保村成为富裕村。

为了扩大草果种植面积,福贡县高位推动,统筹规划,以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成效一片的模式,规模连片发展,千方百计把百元山地建成千元地、万元地。

鹿马登乡创新举措,在原本无发展草果种植条件的区域,种水冬瓜树,搭遮阳网,架设水管实施滴灌,营造仿野生环境,树上种石斛,树下种草果养土鸡,发展立体化产业,让产业空白村有了脱贫支柱。

“我们这里雨季长,阴坡地、沟箐边坡地多,很适合草果生长。”鹿马登乡党委书记董烨说,村组都通公路,运输非常方便,中草果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年,鹿马登乡草果产量达万斤,产值万元,小小草果成为群众致富小康的金果果。

截至目前,福贡县50亩至亩连片种植的草果有3万余亩,亩以上连片种植的有6.9万亩,总面积达56万亩,占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草果种植面积的二分之一、全国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年产量达2万吨,产值1.7亿元,还入选云南省20个“一县一业”特色县。

从马吉乡到匹河怒族乡,从江边台地到半山沟箐密林,一条条、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草果长廊,托起了福贡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

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夜晚,位于石月亮乡的怒江大峡谷生态农副产品加工交易中心仍然灯火通明,员工们忙着将新采收的草果分级加工。如今,中心加工的草果粉、草果调味酱、草果酒等十余种产品已取得不错的市场业绩,广受消费者认可,福贡县草果原料优势正在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优势。

在草果产业稳步向前的进程中,福贡县积极构建“企业+合作社+能人+扶贫车间”发展格局,深化生产、股份、劳务等利益联结,重点研发加工“草果+”系列产品,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培育草果服务商、草果协会、专业合作社,把种植户组织起来,让草果产业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解决好销售、价格波动等一系列产业发展难题,实现长远发展。

草果产业龙头企业福贡云能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每年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以“应收尽收、保底收购”的措施,为种植户提供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村里有草果合作社、草果经纪人和电子商务服务点,草果背运到公路边,一个电话,就有人来收购,根本不要为销售发愁。”石月亮乡米俄洛村草果种植大户十月普说,他今年收了多斤草果,全部送到加工厂,挣了3万多元。“不要看果子小,就靠它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目前,福贡县共有6个草果烘干厂,2家草果加工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户人增收。注册登记的草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70家,入社农户余户。研发出草果酱、草果酒、泡草果、草果料包等1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成功打造出“草果宴”品牌。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物流配送中心、7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29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形成了现场认购、农企对接、电子商务等多种销售模式,每年销往外地余吨干草果,多姿多彩的草果经济财富开始在高山深谷显山露水。

云南网记者李寿华摄影报道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