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9月云南怒江州公益探访之后,11月11-15日,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再次携“50爱心图书室”的京津冀区域部分爱心捐赠人和新晋爱心人士一行33人,来到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展开了为期五天的公益探访之行。 在出行的第一天,爱心人士就来到了宜信公益基金会在云南怒江州共建的第一所苔花校园——泸水市城墙坝完小探望这里的孩子们。 代表团成员于城墙坝完小教学楼前合影 城墙坝完小在国家扶贫攻坚战略下新建的一所易地搬迁安置点学校,于年4月份刚刚建成招生,学生大多来自于附近搬迁安置点的建档立卡农户。虽然孩子们有机会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里学习,但学校的各项物资及软件配置尚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部配置完成。 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的“苔花校园”项目,其宗旨正是帮助乡村孩子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帮助孩子获得身心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城墙坝完小,宜信公益基金会与怒江州团委、城墙坝完小进行了苔花校园的签约仪式,并举办了“苔花校园”授牌仪式。 城墙坝完小苔花校园签约仪式 宜信公益基金会代表为学校授牌 在签约仪式上,怒江州团委胡乐红书记介绍了怒江州脱贫攻坚的历程及成果,对支持怒江州教育脱贫的社会力量给予了感谢,并对宜信公益基金会精准、高效的教育扶贫效率给予了高度评价。之后胡书记还给每一位爱心人士送上了感谢信。 曹慧青代表宜信公益基金会介绍了苔花校园项目的定位及精神,以及与城墙坝完小共建苔花校园的具体情况——为孩子们捐赠件校园、5台教学一体机及个孩子的公益保险。 城墙坝完小罗校长介绍了城墙坝完小的建校历史及孩子们穿上校服之后精神面貌的变化,介绍了学校承担的特殊使命——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育人,还要帮助孩子们把在学校里学到的卫生习惯、文明礼仪等教给的家长,实现“小手拉大手”。随后罗校长代表学校向宜信公益基金会赠送了锦旗和感谢信。 “知识隔山海,山海亦可平”温暖的教室里回荡着琅琅书声,代表团走进乡村课堂,与孩子们“共上一堂课”、“共读一本书”、“共绘梦想图”,课堂里张张童稚的笑脸,双双清澈的明眸,是对老师的信任,是对知识的渴望。这一系列的互动活动,一方面深入让代表团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教育情况,一方面通过读书、梦想激发等方式,让孩子们在体验爱心陪伴的同时,能够打开视野,树立人生目标。 代表团带着精心准备的书籍与同学们分享 代表团与孩子们共同绘制梦想 孩子们穿着宜信公益基金会精心设计的校服认真上课 11月13日,代表团赴福贡县省定民族完小进行了“爱心图书室”揭牌仪式。这是宜信公益基金会为云南怒江州捐赠的30个爱心图书室之一。在这里我们了解到,爱心图书室的建立,让孩子们能够在课余时间补充精神食粮,对于充实孩子们的寄宿生活,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省定民族完小副校长向代表团介绍图书室使用情况 随后,代表团沿着怒江一路向北,目睹了汹涌的怒江,看见了美丽的雪山、走进仙境一般的完全没有被污染的独龙族国家公园。在一路前行中,代表团也实地感受到了道路的艰苦,在众人推车、爆胎等经历之中,代表团也深刻感受到了当地青少年求学之路的艰辛,这也让代表团对于美丽怒江的牵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