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12月8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予波介绍云南脱贫攻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外媒体记者围绕

深度贫困地区

脱贫攻坚等具体问题

进行提问

阮成发、王予波一一回应

Q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您好,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我们知道,脱贫攻坚是一个硬仗,尤其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刚才阮书记说了,福贡县这边的贫困人口高达70%,我们很想了解在这些贫困地区云南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A

阮成发:云南有27个深度贫困县、个深度贫困村,主要分布在迪庆、怒江、昭通、曲靖、红河、文山、普洱等州(市),其中“三区三州”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7个深度贫困县。年,27个深度贫困县有贫困人口.14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一半,贫困人口最多的镇雄县有33.15万人。深度贫困地区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不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这个山头,就不可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非常重视。年6月23日,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我们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一县一专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挂联迪庆州、怒江州,挂包贫困人口最多、任务最重的深度贫困县镇雄县、会泽县,其他省级负责同志每人挂联1个深度贫困县,每个县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在平常工作安排部署的基础上,迪庆州、怒江州坚持每季度调度一次,深度贫困县每月调度一次,确保攻坚工作按照时序进度往前推进。

二是逐县梳理任务,一县一方案。对27个深度贫困县由省级行业扶贫部门组成工作组,紧扣退出标准,与各州(市)、县同志一起,逐一分析解剖,定项目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倒计时进行工作安排。针对“两不愁三保障”安排什么项目,一直具体到村。哪个村要修路,哪个村要建医务室,哪个村要建学校,都非常明确,非常具体。

三是逐县统筹资金,省级兜底保障。涉及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所有任务,省财政全部兜底。3年来,27个深度贫困县投入省级以上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3亿元,每个县平均23.17亿元,比88个贫困县县均投入多9.41亿元。

四是全省统筹力量,下沉作战一线。省里名党员干部支援27个深度贫困县,选派90名优秀处级干部充实到怒江州、镇雄县带队攻坚,选派名教师、医生、产业专家到深度贫困县一线工作。

五是加强督导检查,问题整改清零。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中央和省都安排了专项巡视。中央专项巡视指出的问题、国家成效考核反馈的问题、中央各部门检查提出的要求、省委巡视发现的问题、省级专项督查巡查发现的问题、社会各界反映的问题,全部纳入台账,一并整改,项项清零。省市县三级建立统一的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及整改措施,对重点领域、重点县(市)定期会商,确保件件整改到位,通过问题清零推动工作落实。

六是对照脱贫标准,逐户排查清零。严格考核评估,对照退出标准,逐户逐人逐项核查,一轮一轮过“筛子”,做到户户清、村村清、县县清,确保脱贫质量和成色。

通过努力,27个深度贫困县中,19个县已于去年摘帽,剩下的8个县经过严格考核评估,今年也已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正在接受国家的检查。

我们也欢迎各位记者到深度贫困地区实地走访,走一走、看一看。谢谢!

Q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请问和中国其他省份相比,云南在脱贫攻坚方面面对的挑战有何不同?又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来解决这些挑战?

A

阮成发:感谢新加坡记者对云南的关心。云南过去的省情概括来讲,就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这四个方面因素相互交织,使得云南脱贫攻坚的特殊性、复杂性、艰巨性在全国罕见。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比如贫困面:云南的个县(市、区)中个有扶贫任务,88个贫困县中有27个深度贫困县。我们贫困县的数量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10.58%。也就是说,全国每10个贫困县中云南就有1个。

比如脱贫难度:云南共有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7个深度贫困县、个深度贫困村,深度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64%,在贫困人口中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我不知道大家对“直过民族”这个概念清不清楚?坦率地讲,到云南工作之前我也不清楚,到云南工作之后我才弄明白什么叫“直过民族”。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而“直过民族”在此之前几乎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没有经过封建社会,一下子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称之为“直过民族”。

再比如脱贫成本:云南山区面积占94%、全国第一,岩溶面积全国第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多发。云南老百姓当中有一句口头禅,叫“无灾不成年”,就是年年会受灾,就看是大灾还是小灾。怒江、澜沧江流域山高谷深,纵横切割,耕地资源稀缺、分散。国家超过25度的坡地就要退耕还林,但在怒江,很少能找到小于25度坡的地方,找一块平地都很难。

贫困面貌、脱贫难度、脱贫成本叠加,因此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我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前面总体介绍中实际上也涉及到了,这里我再简单概括一下。

一是凝心聚力。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战役,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全省上下形成一个共识,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有幸投身于这场伟大事业,是人生一大幸事。各级干部都很珍惜,勇敢地投入到这场伟大实践中。全省没有发现一例派谁到一线去驻村而说不去的。

二是精准聚焦。所谓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云南的贫困问题致贫原因复杂多样,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贫困类型。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当中,光有决心、有毅力还不行,还要“一村一治”“一户一策”,把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落实到每个村、每户贫困家庭,甚至每一个人身上。

三是用情用力。脱贫攻坚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就是“确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贫困地区落伍”的嘱托,把少数民族特别是“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脱贫攻坚一直作为重中之重。

正是这些付出与牺牲,困扰云南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正成为云南新的靓丽名片。谢谢!

Q

中阿卫视记者:我听说怒江以前交通非常不方便,是很贫困的地方。这几年跟以前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云南做了哪些工作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A

王予波: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怒江是外界高度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