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这是大峡谷点燃希望的日子年12月6日,云南省召开的怒江州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会上,省委书记李纪恒宣布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怒江州全面推行12年义务免费教育和2年学前免费教育,支持怒江州建设一所示范高中和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实施十四年免费教育,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这是一项重大的民生举措,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怒江的关心和厚爱,也是怒江提高人口素质、脱贫摘帽、同步小康的关键所在。请你们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一定要让全州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到学校读书,一定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接受十四年免费教育,一定要让怒江的年青一代成才成功,成就人生精彩。”年5月,怒江州委书记童志云、州长纳云德给4县主要领导发了一封信,信里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情深意切,下定决心,他们号召怒江州社会各界竭尽全力,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接受十四年免费教育,“十四年免费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这个火热的夏天迅速成为大峡谷的共识与行动。民族教育,花开峡谷人字形屋顶,民族风格的外墙,宽敞亮丽的食堂,装饰一新的教室,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美丽如画。“要把学校建成独龙江最美的风景。”在独龙江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中,各级各部门优先考虑的是独龙族的民族教育发展,重点建设独龙江中小学校基础设施,筑牢独龙族脱贫致富发展根基。   新中国成立以来,怒江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学校布局覆盖城乡,学生资助全面落实,基础教育体系健全,“有学上”的问题得到全面解决,每一个适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根本保障。怒江沿岸,澜沧江畔,独龙江边,一座座现代化的校舍拔地而起。   年,怒江州共有全日制学校所,在校学生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占学生总数的92.32%),其中小学校(点)所,在校生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小学入学率99.49%;初中1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在校生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初中毛入学率98.17%;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职业高中2所,在校生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46.2%;幼儿园76所,在园儿童人(其中少数民族幼儿人),学前一年毛入园率77.6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36.28%;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全州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72.7%。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教职工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民族教育之花处处开放,奠定了怒江发展坚实的教育基础。山区教育,点燃希望“村里要建幼儿园了,以后我们的小孩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从小就接受教育了”。坐落在高黎贡山山腰的泸水县称杆乡排把村,村幼儿园选址工作紧锣密鼓,村民们奔走相告,积极支持。   “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不高是怒江贫困落后的关键性因素,教育工作对怒江实现跨越发展,和全国人民共同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实现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是怒江今后教育扶贫的核心。”州委书记童志云说,怒江80%国土面积在山区,大部分农村群众生活在山区,没有山区教育的发展,就没有怒江教育的发展。   新时期,针对怒江山高坡陡,群众居住分散,学校布局点多面广的实际,怒江州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有序推进集中办学,重点对农村中小学校实施集中寄宿,开展勤工俭学,全面推广营养餐,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以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实施学前二年免费教育。落实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到年,怒江将新建扩建幼儿园82所,实现29个乡镇有一所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资源,3~5岁幼儿75人以上的村寨建设一所农村幼儿园,其余的在农村小学增设附设幼儿园。开展汉语、傈僳语双语教学,提高山区小孩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山区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贡山县丙中洛中学离县城远,交通不便,学校利用附近田地多的优势,与村民合作,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基地建设,养鸡喂猪种蔬菜,近名住校生,每天有肉吃、有新鲜蔬菜吃,还有水果供应,营养得到了充分保障,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石登乡三角河村,地处澜沧江干热河谷,山高路远,经济落后,零散的村庄,低矮的房屋,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寨。然而,在村完小,有崭新的平顶房食堂,有远程教学仪器、电视机、移动黑板。山区教育,为大峡谷摆脱素质贫困,割断贫困代际传承注入了源源动力。14年免费教育,怒江在行动峡谷盛夏,热浪袭人。8月1日傍晚,泸水县大兴地乡鲁奎地村陡峭蜿蜒的乡间小路上,泸水县第一中学校长姬仁金和几个老师满脸汗水地进村入户,挨家挨户走访山区贫困学生。“现在,全州高中入学全免费,对贫困学生,学校联系爱心企业进行救助,你不要有什么顾虑,安心入学读书。”李东花一家四口全靠父亲种几亩包谷地,生活苦涩而艰辛。拿着爱心企业助学申请表,李东花开心得眼含泪花。   “按照考生报名表信息,录取书发出去后,我们正分批次到各乡镇村寨,对贫困学生进行家访,核实情况,发放爱心救助表,保证新学期所有录取的高中生入校报道。”姬仁金说,14年免费教育,一个学生也不能少,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14年免费义务教育”,这是怒江多年的梦想。   怒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只有65.8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只有46.2%,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州有近35%的孩子辍学,只有不到50%的孩子能接受高中阶段(含中职)教育。   经过几十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怒江民族教育突飞猛进。但特殊的历史因素,怒江教育事业仍然落后,全州教育基础仍然薄弱,各级各类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学校标准化程度低,功能不齐全,设施不配套。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均衡发展的保障能力弱,教育信息化水平低,农村校点仍然以传统手段教学,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14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号令下达,怒江4县迅速行动起来。泸水县县委书记、县长亲自过问,亲自安排部署控辍保学工作,建立控辍保学“双线四级”工作机制,县乡(镇)、社区(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县级领导包干到乡镇,乡镇领导包干到村,村“两委”班子包干到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包干到户的方法,把控辍保学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流失适龄儿童返校读书,在校儿童不再流失。   福贡县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脱贫摘帽考核的重要指标,做到与脱贫摘帽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确保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贡山县以贫困、边远村组和出外打工家庭为重点,结合“挂包帮”再回头等工作,整合乡镇干部、指导员、帮扶干部、村干部,建立科学规范详细的学生学籍、学生名册档案资料,建立贫困学生资助长效机制,保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辍学。   兰坪县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标语、专栏等媒介进行全方位宣传14年免费教育政策,提高家长送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不按时送子女入学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加强教育说服,对经过督促教育仍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要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县、乡(镇)村联动,对中途辍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做好家长、学生的思想工作,千方百计将辍学学生劝回学校接受教育。   教育是怒江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全州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把教育和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抓实抓到位,14年免费义务教育将开启怒江教育事业的新时代。

本期编辑:和元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