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建村境内山高坡陡,土地退化严重,社会发育程度低,由于居住条件的“先天缺陷”和受教育水平的“后天不足”,属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区。自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以来,已经有部分群众搭上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快车,住进了城里的新房,开启了新生活,然而仍有97户人,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使入户搬迁动员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了打破僵局,4月17日,省委下派7名驻村队员来到福贡县南安建村参与一线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场没有退路的硬仗。队员们带着不完成任务绝不收兵的信心与决心,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为了让新增派的驻村工作队员尽快进入角色,熟悉村里的情况。新队员们到村的第一时间,就组织召开会议,了解村里的各项工作情况,对南安建村的数据精准到户、到人,到时间、到具体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根据每个队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入户划分,确保入户工作有序进行。 带着开门红的想法,4月18日一大早,新队员们就在老队员的带领下走村入户,仔细摸排。在火塘旁,为了消除语言不通的障碍,新队员们拿出电脑给群众观看搬迁视频,通过视频画面让群众能有直观的感受。针对搬迁群众不同的顾虑,队员们分别给他们做了详细的解释,向他们宣讲政策,算明白经济、生活、教育等几本账,让他们消除顾虑。尽管队员们绞尽脑汁,用尽各种方式为村民讲解政策、算经济账,但队员们面对的依然是空洞的双眼,不接受的逃避。接连走访了几户,相同的情况接连发生,劝说工作碰到冷场。 但队员们并没有因此而灰心,4月19日,在走访过程中,背包队员发现村民邓夺加和坡李香有松动签约的可能,背包队员迅速召开分析会,就邓夺加和坡李香家庭情况,不搬的情况进行分析,就观念中存在的顾虑,身体等畏难因素,背包队员逐一找到解决方法。在晚上的入户中,背包队员把解决方法一一和邓夺加、坡李香说明,通过与群众重点“交心”,打消了他们的畏难情绪,当场就进行了抽房拿卡。 观念落后、思想上存在观望心理,是南安建村剩下的易地搬迁群众存在的共性问题,但“困难在前、使命在肩、初心如磐、攻坚克难”,接下来的日子,南安建背包工作队仍将充分发挥“背包精神”,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贫困百姓,不让一户群众掉队,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福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谭芳蕊 扫描上方
|